吡咯并三嗪酮类PARP-1抑制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01 02:47: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和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癌症五年存活率仅为25%左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是存在于多数真核细胞内、具有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催化活性的蛋白酶,该家族约有18种亚型,根据同源性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3大组:PARP-1组,包括PARP-1~PARP-4,PARP-6,PARP-8和PARP-16;tankyrase组,包括PARP-5a~PARP-5c;第Ⅲ组,包括PARP-7,PARP-9~PARP-15。

PARP-1是最先被发现的,在所有亚型中所占比例最大,发挥着90%以上的功能,包括介导DNA修复、通过消耗细胞能量池导致细胞机能障碍与坏死、促进炎症基因转录等,涉及到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较高活性。随着分子医学的飞速发展,肿瘤的治疗也进入了个体化治疗阶段,PARP-1抑制剂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田素光12级药学2班042012219

摘要: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能够催化ADP-核糖单元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 )转移至受体蛋白,参与单链受损DNA的修复,是一种全新机制的抗癌药物靶点。随着人们对其不断研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现在已然成为肿瘤治疗中的热门位点。本文简要介绍了PARP-1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基本原理,并且综述了近几年几种备受关注的PARP-1抑制剂的研发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PARP-1抑制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它们的活性。

2、实验条件的准备:其实原料的采购、实验室硬性条件的准备如通风橱、LC-MS(安捷伦-6120)、HPLC(安捷伦-1200)、旋转蒸发仪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016.02.21~2022.03.01文献调研

2022.03.02~2022.04.01路线设计与探索

2022.04.02~2022.04.25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1、所合成的化合物为新的化合物

2、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化合物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