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量的减少,骨的微观结构破坏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近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与日俱增,国内针对骨质疏松症开展了大规模多方向的研究,长期西药的服用副作用较大,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日益受到重视,但中药有效成分复杂且作用有效成分微量,一般药物筛选模型成本高,造模时间长。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脊椎模式生物,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相比有着高度同源性。成年斑马鱼骨属性与人类相似,易饲养,成本低;给药方式简便,给药浓度精确可控;繁殖周期短,易于体外观察且斑马鱼成鱼尾鳍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斑马鱼独特的生理结构优势可为骨再生等医学研究提供更为方便高效的动物模型,且能成为微量药物筛选的重要模型。
研究发现将斑马鱼成鱼置于含波尼松龙药液的培养水中,取再生的鱼鳞片检测矿物质含量和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骨基因表达谱。发现泼尼松龙提高了破骨细胞的活性和骨基质的吸收,减缓了钙/磷的摩尔比率的增加,预示着改变骨矿化过程。通过在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时间剖面上的改变,在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不平衡等方面阻碍再生。糖皮质激素能够成功诱导骨质疏松斑马鱼模型,提供一种极其高效的研究工具。
2. 文献综述
斑马鱼再生模型的建立及再生医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邢 毅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实验分组:取斑马鱼成鱼32尾,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泼尼松龙组、高浓度泼尼松龙组、当归芍药散组。每组8尾。
2.建立模型:将斑马鱼成鱼尾鳍切除50%,放回培养基溶液中。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1):查阅文献,学习饲养斑马鱼。
第二阶段(2022.2):进行预实验,剪尾,观察实验可行性。
第三阶段(2022.3~2022.4)进行正式实验,实验分组,剪尾造模,加不同浓度泼尼松龙药液,并每日换液。
5. 难点与创新点
1. 较普通动物模型相比,如小鼠,用斑马鱼建立研究模型,造模时间短、成本低、给药量小且给药方式简便。
2. 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幼鱼骨质疏松模型观察需要进行染色,操作较为繁琐,观察时间较长;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成鱼尾鳍再生模型,观察较为容易,不需要染色后观察,且肉眼就可观察到尾鳍增长长度。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