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古方被运用到现代的临床治疗中,对于古方各方面的研究也为古代复方的安全性以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白术芍药散(又名痛泻要方),为《丹溪心法》所载经典名方,是治疗肝郁脾虚,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具有健脾舒肝,止痛止泻的作用。该方由炒白术(30g)、炒白芍(20g)、陈皮(15g)、防风(20g)4味中药组成,方中白术健脾燥湿;白芍敛肝泻肝,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和中,防白术壅滞气机;防风散肝舒脾,防肝气被遏。四药配合,能泻肝补脾,调和气机,而痛泻可止。关于白术芍药散的研究多为其治疗肠易激动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作用机制、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最佳的提取方法,又或者是加味白术芍药散的应用等,对于白术芍药散有效成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非挥发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白术芍药散中的挥发性成分对治疗效果也有重要作用。白术中的苍术酮、δ-雪松烯,白芍中的丹皮酚、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陈皮中的D-柠檬烯,防风中的人参醇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白术挥发油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白芍挥发油中含有的丹皮酚具有镇静、催眠、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压等作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和气管平滑肌的自发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防风挥发油有抗炎止血的作用。
该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主要针对水提过后白术芍药散中挥发油含量和种类来还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的转化或流失,将白术芍药散生品与白术芍药散炒品水提后挥发油成分与含量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以此得知炮制对白术芍药散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炮制对白术芍药散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影响
046215139 崔曌
摘 要:白术芍药散是治疗肠应激综合征的有效名方。白术芍药散包含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四味中药,各药炮制方法不同,药理作用也各不相同,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各药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均有所差异。本文针对炮制对白术芍药散成分的影响进行综合论述,现今关于白术芍药散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治疗肠易激动综合征以及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鲜有文章报道炮制对白术芍药散中成分的影响,因此对于白术芍药散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基础还有待研究。另外,临床滥用饮片现象十分严重,临床对炮制品的合理应用有待加强。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案
白术芍药散由炒白术(30g)、炒白芍(20g)、陈皮(15g)、防风(20g)4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舒肝,止痛止泻的作用。
具体实验方法为:
4. 工作计划
2022.1- 2022.2 | 查阅文献,整理白术芍药散药理研究、炮制对各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 完成论文综述部分 |
2022.3 | 提取挥发油,对提取出的挥发油进行初步处理 | 获得生品挥发油对照品以及12组挥发油样品(生品6份,炒品6份) |
2022.4 | 气-质联用分析挥发油供试品,得到解析条件,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成分比对。 | 得到成分含量以及生、炒白术芍药散挥发性成分对比表 |
2022.5 | 总结上述各项研究成果,完成课题所有的实验数据处理、总结,并撰写、修改、打印论文。 | 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
5. 难点与创新点
特别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成分变化条件,对药材未进行打粉处理,而是直接进行挥发油提取,且从水提后的药液与药材中提取挥发油,取符合临床需求,符合实际工厂生产需求。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