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探究开题报告

 2023-01-03 07:23: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将大黄酸的羧基与β-环糊精衍生物二胺-β-环糊精的氨基结合而形成大黄酸-β-环糊精结合物的方法提高了大黄酸水溶性,改善了大黄酸的生物利用度,增强了抗肿瘤效果,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大黄酸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谭凤兰 048013110 南京中医药大学摘 要:大黄酸(Rhein,4,5-Dihydroxyanthraquinone-2-carboxylic acid,RH)为蒽醌衍生物的单体,主要分布于蓼科等植物中,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之一,以往的药理学研究证明,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作用[1],其较广泛的药理作用及低毒性、低成本等特点,使其有望得到进一步开发。

大黄酸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多样,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但由于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

所以通过对大黄酸进行结构修饰及改造,获得水溶性好、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的抗肿瘤药物是目前大黄酸的主要研究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单-(6-0-(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的合成:β-CD(50 g,44.0 mmol)溶解于500 mL 0.4 N的NaOH溶液中,冰水浴中冷却至5 ℃,对甲苯磺酰氯(35 g,184 mmol)在5分钟内慢慢加入不断搅拌的溶液中。

混合溶液在5 ℃搅拌30分钟,然后过滤。

滤液用饱和盐酸中和后搅拌1小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022.1.4-2022.1.14 文献资料学习2022.2.17-至今 完成单-(6-0-(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的合成以及二胺-β-环糊精的合成

5. 难点与创新点

与以往通过对大黄酸的结构改性合成大黄酸衍生物的方法不同,我们采将大黄酸的羧基与β-环糊精衍生物结合的方法制备出比大黄酸水溶性更好、生物更强的的大黄酸-β-环糊精结合物,为大黄酸的提供了新型给药形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