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1、整理K5、RK5普通发酵罐的工艺研究文献2、通过对P. Pichia菌株表达检测,研究由摇瓶表达、5L罐发酵表达RK5蛋白、50L罐的发酵逐级放大工艺,并优化了诱导时间、诱导OD、培养基配方优化、温度、PH、DO溶氧控制、补料等发酵工艺3、培养结束,离心取沉淀,沉淀送检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纯度意义:进行RK5发酵罐的工艺摸索,是提高目的蛋白表达的重要手段。
在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中,本实验通过对P. Pichia菌株表达检测入手,利用单因素实验对RK5的发酵罐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为进一步的纯化工艺等提供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
RK5发酵罐的工艺摸索朱磊120202124药物制剂1201班摘 要:目的 了解RK5是个双靶点的多肽分子,包含了N端抑制金属蛋白酶的10肽序列以及后面82个氨基酸序列(angiostatin第五个kringle区)。
该多肽分子具有双靶点的功能序列,既能作用于MMP抑制其活性,又能作用于内皮细胞抑制肿瘤的增殖转移。
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有关纤溶酶原K5及RK5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发酵工艺摸索与探究,确定出最佳发酵罐条件,以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RK5酵母菌接种于一定的培养基中,过夜培养,接种培养罐中,培养至一定OD600值时,诱导剂诱导,诱导一定时间后结束培养,离心后取沉淀,沉淀送检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纯度来确定最佳诱导时间、诱导OD、培养基配方、温度、PH、DO溶氧控制、补料等发酵工艺技术路线: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接种培养基→发酵罐内培养→一定OD600值后加诱导剂诱导→诱导结束后收瓶留样→破菌液处理菌体沉淀→上清及沉淀送检SDS-PAGE电泳→分析总结
4. 工作计划
2022.01~2022.03 查阅文献、学习知识、研究设计方案2022.03~2022.05 进行RK5发酵罐的工艺摸索实验2022.05~2022.06 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毕业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RK5是个双靶点的多肽分子,将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的十肽和K5序列融合在一起,采用自己改造的适合高拷贝的整合型表达载体pPIC9K转化入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筛选高表达菌株,再经过发酵、纯化、冻干而成的;不仅能作用于MMP,抑制其活性,而且能作用于内皮细胞,抑制其增殖和转移,进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来达到它的抗肿瘤作用,因此其具有双靶点的功能。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