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展健康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差异问题分析开题报告

 2023-12-21 00:53: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截至2022年12月,上交所、深交所一年内的上市公司就有4500多家,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组织。

而在上市公司中,管理层业绩预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1998年我国强制实施业绩预告制度以来,业绩预告信息披露制度备受关注,业绩预告制度不断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国内外业绩预告及其修正制度政策;

2、案例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行为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

1 概念定义

业绩预告传达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对于自身业绩的预估,属于预测业绩。披露业绩预告有利于缓解公司管理层与广大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快成交速度,提高投资效益(陈皓雪等,2022), 提前释放业绩风险。业绩预告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1998年我国证监会首次要求我国预亏的上市公司及时进行信息披露;2001年后,大概形成了预亏、预增、预减的业绩预告政策;在2002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第三季报中进行全年业绩预告,如未在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业绩预告,且实际情况与预计情况不符合时,应尽快做出补充公告;深交所和上交所在2004年发布的《上市规则》中规定最晚也要在第二年的1月31日之前完成披露;随后,深交所在2006年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指引第1号—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更加明确对业绩预告的要求,如果出现实际业绩与预测业绩存在重大差异情况的,应当及时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并且要求董事会在修正公告中对具体差异原因进行说明。不同于我国的半强制性披露业绩预告,西方国家的业绩预告属于管理层的自愿披露行为,在此之下,管理层在披露业绩预告的时间和内容有很大的决定权,他们的选择可以随着自我意愿或政策的变化而改变,一方面这会引发管理层的自利行为,降低报告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对业绩预告准确度的影响。

业绩公告、业绩快报不同于业绩预告。业绩公告是上市公司对于公司近期已完成业绩的公告,属于实际业绩,本文主要通过第三方平台(如同花顺财经、东方财富网)来获取业绩公告具体数据。一般来说,业绩预告公布后如果公司经营发生变化等情况可以通过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而业绩公告公布后则不可修正。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时,对业绩修正的具体原因进行说明,管理层的原因解释不同,对未来股市产生不同影响(罗玫,魏哲,2016)。业绩快报要求在业绩预告之后,定期报告之前披露,业绩快报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业绩的制度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陈翔宇,2015)。

业绩快报不同于业绩预告制度,业绩快报选取了部分会计报表中的核心指标,其精确度比业绩预告更高,与业绩公告的准确性更接近。通常采取的是点预测的格式,形式较为统一,而业绩预告形式较为多样,一般分为定量及定性两种形式,定量业绩预告又包括点预测和区间预测(王玉涛,王彦超,2012)。随着业绩报告政策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业绩问题也层出不穷,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现象频频发生,这种现象也逐渐从中小板上市公司扩散到主板上市公司,这都是由于预测业绩与实际业绩具有较大差异。

2 业绩预告影响因素

业绩预告类型有9种,分别是略增、预增、续盈、减亏、扭亏、略减、预减、首亏、续亏。按照业绩预告制度,现如今必须进行预告的业绩有以下几种情况:(1)净利润为负值时的亏损情况;(2)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3)实现盈利,且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的预盈、预减情况;(4)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上市公司的前瞻信息,有助于上市公司调整市场预期,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地筹资。关于业绩预告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管理层、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影响等等。

业绩预告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发布,那么当管理层进行股票交易时,基于对自身的过度自信,会站在对自身有利的角度对业绩预告内容进行自我意识的操控,这样容易造成上市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致使外部投资者受损(Hribar P, Yang H,2016)。而当上市公司进行强制性披露时,管理层的利益动机促使他们去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乐观或悲观偏差,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达到自我利益的保护(李欢,罗婷,2016)。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市场回报率成负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还能以媒体负面报道等等的外部因素做为中介,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李明,郑艳秋,2018),进而造成上市公司下一年业绩预告的不准确性。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是分析师进行预测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分析师的跟踪数量及预测质量更是直接关联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形式、精度(王玉涛,王彦超,2012)。在“互联网 ”时代,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和客户,但同时也会对业绩预告的准确性形成冲击(彭博,贺晨,2022)。上市公司的战略决策会改变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方向,接连着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盈利模式也会不同。而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对于自身经营战略决策的提前规划,这就会通过业绩预告的自愿性、精确性与准确性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内容(王玉涛,段梦然,2019)。从微观公司治理、宏观经济政策这两个角度发现了资本市场开放会促进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市场反应,对业绩预告信息质量产生积极影响,进攻型上市公司较于防御型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业绩预告,但其精确度远低于防御型上市公司(孙泽宇等,2022)。大环境下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更会使得业绩预告发布时间延迟,降低业绩预告的准确性,此时应赋予管理层相应权利,引导他们选择上市公司更合适的披露时间,平衡好业绩预告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下,让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更具价值(宋云玲,宋衍蘅,2022)。

业绩预告除了会受到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相关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业绩差异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公司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业绩预告和定期报告,探索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差异的本质原因。

以往对业绩预告的研究多数从实证建立数字模型方向出发,鲜有选取案例公司进行直接研究。因此,本文拟选取一家案例公司,主要从预测业绩与实际业绩存在的差异这一角度来探索上市公司预测业绩这一行为过程,并从上市公司内外部寻找预测业绩与实际业绩之间产生差异的本质原因。

3 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产生差异原因

本文主要以德展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德展健康的年度定期报告分析其形成业绩差异这一行为,探索业绩预告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之间产生差异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上市公司融资失败、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及结果、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产品单一无创新、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媒体介入报道等等都能成为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原因。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的问题,从内、外部两个方面阐明预测业绩与实际业绩产生差异的原因。

4 文献评述

现有文献大多数从上市公司管理层行为和制度大环境的角度对业绩预告是否有作用展开讨论研究,而鲜少有文献通过业绩差异这一角度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具体情况及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随着业绩预告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现象频频发生,多家上市公司收到业绩警示函。基于此,本文挑选一家收到警示函的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和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作为研究切入点,探索业绩预告和实际业绩差异这一行为过程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差异问题分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娜,祁怀锦.业绩预告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2):81-88.

[2] 王玉涛,王彦超.业绩预告信息对分析师预测行为有影响吗[J].金融研究,2012(06):193-206.

[3] 陈翔宇.业绩快报披露影响了分析师预测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03):102-114.

[4] 罗玫,魏哲.股市对业绩预告修正一视同仁吗?[J].金融研究,2016(07):191-206.

[5] 李欢,罗婷.管理层业绩预测的机会主义行为——来自高管股票交易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04):63-74.

[6] 李明,郑艳秋.盈余管理、媒体负面报道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18,30(12):212-225.

[7] 王玉涛,段梦然.上市公司战略影响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吗?[J].管理评论,2019,31(02):200-213.

[8]彭博,贺晨.“互联网 销售”有助于改善管理层预测的质量吗——基于上市公司开设电商店铺的数据分析[J].会计研究,2022(06):75-89.

[9] 宋云玲,宋衍蘅.业绩预告及时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J].管理评论,2022,34(01):268-282.

[10] 陈皓雪,吕长江,范琳珊.社交新媒体、业绩预告与资本市场效率——来自深沪两市投资者e互动的证据[J/OL].南开管理评论:1-36[2022-12-26].

[11] 孙泽宇,孙凡,董春晖.资本市场开放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J/OL].管理工程学报:1-10[2022-12-27].

[12]冼依婷,何威风.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影响业绩预告质量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09):100-113.

[13]Hribar P, Yang H. CEO overconfidence and management forecasting[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6, 33(1): 204-227.

[14]Zhang Xiaobai,Semba Hu Dan,Xu Hong. Mandatory vs. voluntarydisclosure of management forecast in China[J]. Asia-Pacific Journal ofAccounting amp; Economics,2021,28(1).

4. 研究方案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结合上市公司年报收集资料,本文通过探索案例 公司预测业绩这一行为,分析案例上市公司预测业绩与实际业绩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业绩产生差异的内部原因,接着结合大环境下政策制度分析差异产生外部原因,最后对其产生的经营后果进行总结分析。

本文主要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披露业绩预告、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管理层业绩报告影响因素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综述对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依照框架进行年报分析,网络调查及访谈,必要时进行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归纳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