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0 01:2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已经有30多年历史。个税从一个占收入比重较小的税种,发展成一个人人关注的重要税种,现已成为中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我国已连续在四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建立#8220;综合与分类#8221;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但十多年来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还停留在对现行分类所得税制的局部微调上,个税仍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改革步伐。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征收管理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这些分歧的存在说明了中国在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的个税制度模式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本研究从中国国情和具体的征管现状出发,从可操作的层面来进行研究,探讨综合和分类结合模式下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及运行,这是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对于建立综合和分类结合的个税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加快中国整体税制改革的进行,充分发挥个税应有的功能,促进中国税收征管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以可操作性为目标,结合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和具体的国内外征管现状,探究我国构建综合与分类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模式的原因,对综合与分类结合的个人所得税作出具体的制度设计,分析个税改革的现实约束和可行性并提出个税模式改革的配套机制改革。

写作提纲:

一、前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

1、强调公平的税制设计。Simons(1938)较早以负担能力说为基础研究了所得税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认为关键是税基的选择。Yong(1990)、Andress(1988)提出了通过合适的累进税率设计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公平。而Haye则只同意在综合税基的基础上征收单一比例税率的个人所得税,提出累进税率是对经济效率的一种破坏。Atkinson(1973)、Lambert(1993)、peluso(2004)、Trannoy(2004)等从费用扣除项目、收入与再分配效应、对家庭间及家庭内部成员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了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效应。

2、强调效率的税制设计。Mirrlees、Sadka、Diamond、Saez、Stern、Stiglitz等都是从这一角度研究税制设计问题。Mirrlees(1971)得出了最优的个人所得税接近于线性所得税的结论;seade(1977)得出最优的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应该是#8220;倒U型#8221;的;Dialnond(1998)指出最优的边际税率应该注重个人能力的分布问题;Saez(2001)使用弹性来推导最优税率;Beresteanu,Dahan(2003)指出在考虑收入分配因素后,最优所得税税率应该是U型而非倒U型。随着最优所得税理论的发展,实际上出现了最优线性所得税和非线性所得税两个研究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1月3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阅读文献,完成选题工作:构建综合和分类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模式的研究
  2. 2022年1月18日(本学期结束)前--收集整理资料,完成开题工作
  3. 2022年4月20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4. 2022年5月16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2022年6月17日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

5. 参考文献

  • [1]陈工,陈伟明.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J]. 税务与经济,2011,06:96-99.
  • [2]崔志坤.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 [3]高培勇.个税改革:还是要加快向综合与分类结合制转轨[J]. 税务研究,2008,01:30-33.
  • [4]李林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半二元模式的选择与征管[J]. 财贸经济,2012,07:13-20 78.
  • [5] Coldsmith, R. W.,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 NBER Working Paper, 195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