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新战略的提出,目的是为进一步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他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另外还有舒尔兹的城乡发展理论和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在国内,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有:陆羽荣的研究是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首先对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行业的一些模式,并对案例中湖州市的乡村旅游产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一部分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黄克亮对此的研究则是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并结合了广州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旨在研究如何推进广州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任务有四:普及生态意识,达成思想共识;细化行为规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完善空间规划,把生态和资源红线落到实处;优化人地关系,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既是协调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任务。
当前,美丽乡村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关乎民生,意义重大。本次研究期望将兴华村建成“村容村貌更美,村民村风更正,居民生活更富裕,组织建设更强大,管理更规范”的美丽乡村。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1)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遵循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的规划理念。对村庄的经济福利以及空间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开创村庄建设新模式,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进行“美丽乡村”的统一建设,优化农村的产业资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益。
(2)在进行“美丽乡村”在规划设计时,注重全域美景、互动发展以及产业兴村的理念。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资源的优化和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路径。对农村突出的产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其核心作用,促成经济链式的产业经济。
4. 参考文献
[1] 郭绯绯.美丽乡村规划理念研究[M].湖南: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8.
[2] 温立琼.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景观规划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3] 解馨瑜.海南省“美丽乡村”景观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6.
[4] 刘冲.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96-97.[5] 方瑞华.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探寻[J].美与时代城市,2019(4):44-45.
5. 工作计划
(1)第1周:理解任务要求,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构思方案;
(2)第2-3周:进行现状分析;
(3)第4-5周:完成现状部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