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的背景
“村落”是中国人居形态的最小单元,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它们散落
在全国各地,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具有建筑、民俗、美术、音乐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1)规划总则(指导思想、编制依据与标准、规划原则、规划范围与目标)
(2)社会经济情况及现状调查(自然地理状况、人口与社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能源使用现状)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即通过查阅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出版物等,认清生态社区的具体概念以及主要特征,以及我国农村地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方法等。查阅发达国家有关农村社区规划、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与主题相关的理论和观点。
(2)实地调查法,即在条件允许下,对本规划目的地实情进行观察,采用测量、询问、记录等方式,保证收集真实可靠的参考数据,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为建设规划的编写提供有效基础资料。
4. 参考文献
[1]金绍兵,黄祚继.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水文化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23(3).
[2] 魏卫,何蓓婷,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园的创新模式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0).
[3]吴卫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南京林业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4(04):93-100.
5. 工作计划
(1)2019年12月27日:师生交流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的工作方法;
(2)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24日:毕业实习;
(3)2020年2月26日——2020年3月05日: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教师下达任务书;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