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它所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现象,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及早准确地获取台风信息,特别是台风内部及近地面风场信息,对于台风路径预报、强度估计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台风监测手段主要依赖于气象卫星、海上浮标和探空气球等,但这些手段存在着观测密度低、易受天气影响等局限性,难以满足对台风精细化监测的需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利用星载SAR进行台风海面风场信息提取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利用星载SAR进行台风监测和海面风场反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及台风概况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基本原理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数据特点分析台风结构及海面风场特征相关研究进展2.台风海面风场信息提取方法地球物理模式函数基于地球物理模式函数的风场反演方法风场反演结果精度评价指标3.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数据预处理数据源介绍雷达数据预处理流程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噪声去除4.基于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的台风海面风场反演研究区域及数据选择风场反演结果与分析不同极化方式风场反演结果对比误差分析
1. 主要内容
1.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及台风概况:阐述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的基本原理、数据特点,介绍台风的结构、海面风场特征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的特点、台风海面风场特征以及现有的风场反演方法和地球物理模式函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地球物理模式函数构建阶段:基于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的成像机理和台风海面的散射特性,分析和比较现有的地球物理模式函数,构建适用于本研究的地球物理模式函数。
3.风场反演方法研究阶段:研究基于构建的地球物理模式函数的风场反演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对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进行验证。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台风海况特点,构建适用于星载C波段双极化SAR的地球物理模式函数,提高台风海面风场反演精度。
2.探索利用双极化SAR数据进行台风海面风场反演的新方法,为台风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3.结合实际台风个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评估其在台风海面风场监测中的性能和精度,为台风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晓, 周云轩, 岳显, 等.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台风监测研究进展[J]. 雷达学报, 2021, 10(3): 337-358.
[2] 王伟, 杨劲松, 赵永硕, 等. 台风海面风场遥感反演研究进展[J]. 海洋学报, 2020, 42(10): 1-15.
[3] 刘建强, 柳钦火, 陆佳, 等. 基于SAR的台风近中心海面风场反演技术研究进展[J]. 热带气象学报, 2021, 37(4): 522-53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