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道岔一般是指地铁、高铁等列车运行、进出不同轨道的重要设备。具有可靠性的稳定性的道岔,才会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和行车效率。但是,工程在施工实行时,可能会很难精准道岔缺口的变化状况,就很难把控这个问题,所以一些相应的维护人员对于这些道岔设备故障会感到很困扰。这也说明铁路信号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它可以起到行车装备的状态信息、传输、显示还有指挥和控制行车的作用。
实现铁路道岔安全转换的核心设备是转辙机,铁路道岔转撤机的工作状态、轨道转换到位与否都关系着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情况。在过去,由扳道人员进行换道绕道,再到现在的电动、油压转辙机来变道换道,都还存在着轨道转换不到位的安全隐患。然而虽然有了新的扳道方向,但是也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油压是否正常、电机的电流是否正常、以及油路的油是否充足,这些问题也经常困扰着人们。
随着全国铁路的大提速而且有重型钢轨的建造,转辙机也有小功率转辙机向大功率转辙机发展,类似的产品渐渐系列化,但是修配所固定式模拟负载转辙试验平台已经完全不能适用各种不同模拟负载测试的要求。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近年来,社会逐渐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对轨道交通设备的繁琐的检修工作,道岔缺口也一直都成为轨道运行的障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人力进行轨道交通设备的监测工作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轨道的安全运行情况,本论文使用MATLAB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检测缺口的移位变化。
研究内容:
1.对道岔缺口的图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降噪等处理,以提高道岔缺口图像的质量。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针对基于图像的道岔缺口移位测量系统研究与实现,本论文利用图像处理的技术,合理运用图像分割、边缘检测和形态学运算等算法,对转辙机设备中的杆缺口的相对变化量进行检测,实现对杆缺口的精准有效监测,并及时提出有效的智能报警,从而提高设备的智能化应用水平,以便更好的确保轨道交通设备的安全运行。首先对原始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输入图像的二值图像,采用统计的方法设计缺口模板,对得到的原始输入图像的二值图像,用模板匹配算法对所述二值图像与缺口模板进行匹配,在所述二值图像中找到与缺口模板差异最小的图像区域,对得到的所述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分割,并对分割好的图像区域进行分析,排除无缺口的图像区域,找到有缺口的图像区域,实现缺口的精确定位,并计算缺口左右两边的偏移量。本方法能实时有效地计算缺口偏移量数据,无需开盖检查,实现缺口监测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步骤:
4. 参考文献
[1]于慧敏,蔡丹平.基于图形处理的铁路道岔缺口偏移量检测方法.浙江大学,2012.
[2]MATLAB图像处理相关命令大全,2019.
[3]马宏军.天津地铁3号线小淀站加装转辙机缺口监测系统案例分析[J].电子世界,2020(11):51-52.
5. 工作计划
2.25--3.28,熟悉课题背景,查阅中英文资料,完成毕设开题。
3.28--4.30,开展课题内容,完成课题的主要实验工作和程序调试。
5.01--5.20,撰写毕设论文初稿并完成中英文翻译。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