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测距仪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3-02-27 02:42: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测量始终贯穿于人类文明的生活中,回顾漫漫的历史文明长河,人们早期使用的刻度尺等接触式机械测量由于精度差和不适用于目标环境复杂的测量,在实践中被逐渐弃用。随之兴起的非接触式空间测量,使得人们在进行长距离测量或者测量一些高温、高腐蚀等极端环境的接触面时,也可轻松得到测量距离。目前常用的中远距离非接触测量传感器,主要是基于超声波技术、以及光电技术等原理实现,用的比较多的有超声波传感器以及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是通过驱动超声探头向被测物方向定期发送频率为40kHz或50k Hz的超声波,利用检测电路测得发送声波信号和接收声波信号两路信号间的时间差,转化得到被测距离。此类传感器法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是超声波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受温度、湿度以及大气吸收衰减的影响,而且由于其采用收发一体的压电陶瓷换能器,存在测量盲区,使得超声测距系统难以应用到测量精度需求较高的场合。激光传感器通过测得激光在被测目标与系统间飞行所花费的时间来获得距离信息。因激光在光束扩散、亮度和相干性等方面拥有良好的特性,比拟于其他测量方法,使得激光测距在测量距离及精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是当前高精度测量场合的首选之一。激光感应器有脉冲式和相位式这两种形式,两种比较如下:

(1) 1.脉冲式传感器的光能以脉冲形式集中发射,通过待测目标的漫反射进行距离测量,非常方便。而相位式传感器是用连续调制的激光光束照射被测目标,通过测量光束往返中产生的相位变化,换算出被测目标的距离。

(2) 脉冲式传感器单次测量的所消耗的时间十分短暂,效率和准确率都十分高。但是相位式测量消耗的时间就比较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激光测距在军工民用都有着广泛的运用,本设计针对民用家装的应用场景采用光载波多波长电信号幅度调制的方式设计和实现室内距离的测量。

本设计主要是激光测距仪的设计与实现,其主要内容如下:

(1) 硬件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其中包括: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为:查阅并收集资料、选择合适的器件,测距理论总体设计和各个部分电路的研究设计,从而给出了整个激光测距系实现方案。

本课题整体研究步骤如下:

1.在设计初期阶段进行认真调研。在调研和充分理解室内激光测距仪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写出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钱伟,陈丽娟. 基于激光测距仪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体感交互研究[J]. 四川激光. 2020, 40(12): 110-113.

[2]马春德, 付伟, 王业顺, 胡顺喜, 周亚楠. 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大断面巷(隧)道收敛变形高效测量装置的研发及应用[J]. 隧道建设, 2017, 37(3): 298-302.

[3]李超, 周海波, 王桂莲, 穆浩志, 李涛. 激光测距仪镜头感光元件的快速识别与定位算法研究[J].红外技术, 2019, 41(1): 35-43.

[4]Y. An, B. Li, L.Wang, C. Zhang, X. Zhou. Calibration of a 3D laser rangefinder and a camerabased on optimization solution[J].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ManagementOptimization. 2021, 17(1): 427-445.

[5]P. Ayuso, R. M.Gasca, L. Lefevre.Communicatingbetween the kernel and user‐space in Linux usingNetlink sockets[J]. Softw: Pract. Exper. .2010. 40(9):797-810.

[6] C. WANG,Y.LIU,C. YU.Research on ZigBee WirelessSensors Network Based on ModBus Protocol[J].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2009, 1(1):43-47.

[7]施鑫钧. 远程监控中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D]. 宁波大学. 2015.

[8]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9] 马忠梅. 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2019.

[10]王仕轩, 刘意, 丁文林.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J].艺术科技. 2016, 29(12):82-82.

[11]刘友泉, 章旭敏, 高俊海, 冯银, 周逊盛. 城市道路智慧照明物联网的关键技术[J]. 照明工程学报. 2019, 30(4): 13-16.

5. 工作计划

2022年2月26日-2022年3月5日,有针对性的学习课题相关资料,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实验所需软硬件的相关知识。

2022年3月6日-2022年3月20日,设定实验方案,采集实验数据。查阅资料,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2022年3月21日-2022年4月25日,进一步理论分析,进行实验,开发相关软硬件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