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降糖药物的筛查开题报告

 2023-01-08 0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保健品的发展比较迅速, 其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

极少数人利用患者对保健品的信任, 以及急于获得疗效的心理, 在打着纯保健品旗帜的同时在制剂中非法掺入疗效确切、价廉易得的化学药成分, 这种行为违反了国家法规, 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因此必须建立快速、灵敏、可靠的分析检测方法, 为保健品验明正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研究摘要保健食品的非法添加品如若食用不当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常采用TLC、HPLC、DAD、LC-MS/MS、拉曼光谱等方法进行药物检测,因为检测机构和检测方法还不是很全面,对此方面还有待研究发展。

部分无良商家谋求暴利,在保健食品中添加非法降糖类西药,往往使得服用该类产品的人群身体受到损害。

本文对保健食品中添加非法化学成分及西药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一些针对于此的化学分析手段和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文献检索,搜集保健品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成分的资料,综合分析;2、熟悉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仪器操作规程;3、对样品前处理方法、流动相组成及检测波长的筛选;4、对保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化学成分进行薄层和高效液相初步分析;5、进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成分的测定;6、采用质谱联用LC-MS/MS进行质谱确认;7、数据整理、综合分析,撰写实验论文。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1月2月):实验思路形成,方案制定;第二阶段(3月4月):开题报告完成,初步准备,进行实验条件选择;第三阶段(4月5月):进行实验;第四阶段(6月):数据整理,撰写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一、特色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保健品及药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有序2002-12-31后,所有的药健字批准文号都被取消,保健品从此分流为药品或是食品。

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保健食品监管法律体系,缺乏完善的检测体系,药品食品副作用报告制度不健全,使得不法厂商有机可乘。

针对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药品检测需要专门程序和设备,目前地方药监部门对非法添加化学成分行为的检测尚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亟待建立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