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期、损失承担与银行信贷开题报告

 2023-10-27 08:03: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营风险和挑战。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代表之一,其风险预估、损失承担和信贷发放政策,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风险预估、损失承担和信贷发放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信贷水平等因素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揭示银行规模和资本充足率对于风险承担关系的非线性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监管政策建议,为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增加银行规模的条件下,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利率市场化进程后期银行风险承担增加,需要与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指标结合考虑。

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注重风险管理,加强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规模,控制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对于银行监管当局而言,则应加强金融监管,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政策,为银行合理运营提供保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了银行的风险预估和损失承担问题,以及其与信贷水平、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因素的关系。具体而言,本文探讨了银行风险承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银行风险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银行业的监管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促进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究银行业中的风险预估、损失承担和信贷发放问题。为达成这一目的,我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应用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信贷水平等关键词进行研究。具体而言,我们探讨了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以及银行规模在风险承担中的作用,并提出应采取差别化的资本充足率制度。此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完成,我们还探究了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应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规模,控制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保持良好的稳健经营。综上所述,本文旨在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稳健运营提供参考。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银行的历史数据进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结合文献综述等途径,研究银行风险预估与损失承担的关系以及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因素对银行信贷水平的影响。

首先对所选择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随后对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为了缓解内生性问题带来的估计偏差,对模型进行估计以识别结论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建立模型控制微观银行层面影响银行内部风险承担的其他因素和宏观层面因素,剔除这些控制变量后,考察银行内部风险对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的敏感性是否依然稳健。对于所选用的银行数据进行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对于银行信贷水平的影响程度。

4. 参考文献

[1]产权性质、会计盈余质量与银行信贷决策——信贷歧视抑或风险防控[J]. 李四海,蔡宏标,张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2]信贷歧视、金融发展与民营企业银行借款期限结构[J]. 陈耿,刘星,辛清泉. 会计研究. 2015(04)

[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J]. 叶康涛,曹丰,王化成. 金融研究. 2015(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4月——5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初稿写作工作。

(2)2024年5月1日——5月25日,修改论文初稿。

(3)2024年6月初,毕业论文定稿、查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