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之间IPv4域间组播的设计和实现开题报告

 2023-08-03 00:56:2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IP组播技术实现了数据在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传送,能够节约大量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

组播是指在IP网络中将数据包以尽力传送的形式发送到某个确定的节点集合(即组播组),其基本思想是:源主机(即组播源)只发送一份数据,其目的地址为组播组地址;组播组中的所有接收者都可收到同样的数据拷贝,并且只有组播组内的主机可以接收该数据,而其它主机则不能收到。

目前各运营商都部署了一些基于组播的业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关键问题在于1.组播的接收者是数目不定的一组接收者,无法像单播一样使用主机IP地址来进行标识,所以首先要解决如何在网络中标识一组接收者。

2.如果实现了对组的标识,还需要解决接收者如何加入和离开这个组,路由设备又如何维护组成员信息。

3.组播接收者可能分散在网络中的任何角落,那么组播源和组播接收者之间的转发路径基于什么模型,组播数据如何在路径上转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与单播技术相比,组播技术解决了单点到多点的通信问题,实现了数据的高效传输,在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校园网中,组播技术适用于流媒体以及视频直播等单点到多点的网络应用。

组播技术想要应用于校园网中,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即组播源、用户终端以及网络设备都必须能够支持组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从如何识别组播用户?如何建立组播路由?如何加入组播?路由信息的维护?等等这几个问题入手,进行单播、组播、广播的比较,深入进行组播研究。

比较IPv4和IPv6的区别,深入探究PIMSM协议的基本原理以及IPv4组播数据包转发流程。

探究IGMPv3协议、PIM-SM协议、MSDP协议、MP-BGP协议基本原理,将他们进行比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2年2月1日前:理解运营商之间IPv4域间组播的设计与实现课题内容和要求。

2022年2月20日前:阅读相关文献,查找和组播相关外文文献,完成外文翻译。

2022年3月4日前:调查文献,查阅相关资料,消化课题内容,理解组播相关协议原理与知识,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