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における児童の道徳教育――親のしつけ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2022-12-16 12:37: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道德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被各国所重视。作为教育强国的日本,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并将其纳入小学课程,作为“道德科”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中。在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下,家庭道德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担任着儿童道德教育的启蒙作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教养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国外有那须光彰(1976)通过父母的善恶判断是否对儿童善恶判断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来分析儿童善恶判断形成的基础。西田忠南(2014)从儿童行动规范的角度发现了父母生活态度会对儿童道德意识形态产生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在我国黄婷(2014)通过对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与家庭联结进行分析,说明了家庭教养在儿童道德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现代关于日本道德教育研究的学者大部分侧重于中日比较研究。比如李吉生(2008)通过对中日家庭德育的比较,发现了不同父母对儿童道德教育具有不同的教育原则。郁茵(2017)通过对现代中日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了日本家庭、学校、社会在儿童道德教育中都具有的独特作用。不难看出在单独考察日本儿童道德教育中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还有所不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在日本,纵观二战后道德教育的变迁,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道德教育途径被广泛接受。在几次革新后形成了现代日本特有的道德体系,并在2015年发布了《小学生学習指導要領解説 特別の教科 道徳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儿童道德教育理论也在不断的被实践。

首先本课题从日本儿童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入手,通过概述日本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分析过去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现代日本儿童道德教育的特点。

其次通过比较过去的研究,从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来看家庭道德教育在儿童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探讨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有助于分析父母教养方式给儿童道德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堺嘉治.親子関係と子どもの道徳性: 内面化をめざす道徳教育の家庭的背景[J].研究紀要新潟県立教育センター編,1963.

2) 那須光章.子どもの道徳判断の発達と観察学習の効果に関する実験的研究[J].大阪大学人間科学部紀要,1976.

3) 高橋丈司.道徳性の発達 認知と行動のかけはしを求めて[C].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総会発表論文集 第30回総会発表論文集,S58-S59,198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第八学期 1- 6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2

7-13周: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3

14-15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4

16周或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