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智享先行——城市未来办公空间设计”项目,旨在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的特征,推动办公空间向智能化与共享化的转化,以提高新环境下的办公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推动传统办公空间体系的创新。从智能化与共享化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对未来办公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研究。
实践意义:
1、对传统办公空间的调查与研究,以及对未来办公空间的思考,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传统办公空间的缺点,同时对办公系统进行设计与思考,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办公习惯与工作模式。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设计内容:
“智享先行——城市未来办公空间设计”设计主要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为空间的维度,其中包含办公区、配套设施区以及休闲娱乐交流区。另一方面为系统的维度,在空间维度搭建好的基础上,用互联网这一介质,将办公系统中的灯光、室内温度、以及办公空间的使用状况等进行充分的整合与控制。一下为我主要的设计内容:
1、办公区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情况,主要设计成三种不同状态的办公空间,包括封闭、半封闭、开敞三种设计形式。以及参考当下最先进交流技术对空间进行布置,如将3D可视化通讯技术运用于会议室,并对办公空间未来的智能化升级预留空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对共享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有关研究共享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专著相对较少。如刘志迎、徐毅、洪进主编的《众创空间:从“奇思妙想”到“极致产品”》(2015.12),本书从科普性、可读性、故事性和趣味性角度,解读了众创空间(也称创客空间)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模式,全面描绘了众创空间的形成、特征及其内在动因和未来发展走向,最后,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取向和建议;毛大庆主编的《中国众创空间的现状与未来》(2016.5)全方位剖析了众创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关于众创空间发展的若干建议;PDR 设计事务所编著的《共享办公空间》(2017.1),书中收录了该公司的最新项目案例,展现了该公司的室内设计理念,即鼓励员工进入公共办公区域,与他人进行交流,以期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理念、新方式。有关共享办公空间研究的期刊和硕士论文比较多。如代文倩在《联合办公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大众文艺》2015(4))一文中,对共享办公空间中的联合办公空间类型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汤晓骏的《联合办公的协作模式与空间设计研究》(2017.05),对联合办公空间协作模式和室内设计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研究;张晓亮的《对本土联合办公空间的设计研究——以"双创社区"众创空间项目为例》(2016.05),从本土的角度对共享办公空间中的联合办公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赵璟涵的《社区型联合办公空间设计研究》(2017.12),从构建社区型联合办公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国外研究状况: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时间是2022年12月-2022年1月,大量查阅相关书籍,补充未掌握的相关知识。
2、方案阶段——时间是2022年1月-2022年2月。
根据搜集的资料找到设计的切入点、确定方案的总体风格定位和设计理念,划分功能区,构筑平面方案。
5. 参考文献
[1]王秋月,徐莹.关于共享模式下的办公空间设计思考[J].四川建材,2021,47(09):43-44.[2]徐蕴佳,高娃.面向混合办公模式的智能管家产品设计[J].家具,2021,42(05):79-83.DOI:10.16610/j.cnki.jiaju.2021.05.017.[3]田云飞.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1.[4]冯昱鹏,白小晶.互联网背景下的办公空间体验研究[J].工业设计研究,2019(00):275-284.[5]吉炫竹.共享设计——基于办公空间发展演变史[J].大众文艺,2021(07):52-5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