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金融子市场间相关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0 10:29: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一,研究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对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市场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为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依据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来制定投资组合

很早就有学者研究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但他们大多只研究两三个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而笔者选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原油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这五个主要金融市场,抽取代表各市场的重要指数,建立一个模型对市场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金融子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拟解决问题:金融市场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市场间的价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是否显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巴曙松、严敏(2009)通过建立双变量EGARCH模型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价格溢出与波动溢出效应,发现中国外汇市场对股票市场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发达国家的外汇市场对股市影响不显著。由此,他们提出要开发和完善我国外汇市场衍生工具,帮助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韩鑫韬、陈徐、黄党波(2012)选取2003——2010的沪市股指与国债指数,建立VAR-DCC-MGARCH模型,结果发现国债市场对股市存在均值溢出效应,而股市对国债市场不存在均值溢出。在波动溢出方面,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因此,政策建议是要加快股票市场改革,提高其信息传导效率。

李碧芳、郭池(2012)选取布伦特原油价格与上证综指,并将数据分为股改前(2000——2006)和股改后(2007——2011)两个时期,通过综合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论:在股改后,由于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股价会产生负向冲击效应。为减少其负向冲击,笔者建议采取加强原油储备体系建设、完善成品油定价形成机制、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等措施来规避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数据的描述和基本统计分析

1、给出各资产价格序列的描述并作图简要分析。

2、对各资产价格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并将结果汇总在一个表格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蒋彧,李洁、王花,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双向溢出效应【J】,《上海经济研究》,2021。

【2】高惺惟,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分析——基于非线性模型的检验【J】,《金融与经济》,2019.

【3】张洁,韩铭辉,姚佳颖,外汇市场、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传染研究——基于三元VAR-BEKK-GARCH模型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