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程度日益深化,密码学、区块链等技术愈发成熟,在私人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威胁下,央行发行的传统货币面临着诸多问题,推行数字货币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中国央行在国内各地积极推动发定数字货币试运行,国外央行也在积极探讨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的途径。
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其强大的背书能力、法定货币地位、可控匿名性等优势,积极推广央行数字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国内外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结果梳理,构建模型,合理分析,论证法定数字货币在推广过程中的可行性,并根据论证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私人数字货币的兴起推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进展,今年来法定数字货币的热度越来越大,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周边、潘启娣(2021)在其研究中总结了法定货币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影响,文章指出为了应对私人数字货币带来的问题,各国货币当局主动出击,设计更为优异的货币来应对挑战,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正式开展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接下来的几年内推进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工作准备,陆续完成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标准制定、顶层设计、功能调试等,并于2020年10月12日正式将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命名为E-CNY。
刘晓欣(2021)对全球央行推出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和监管政策进行梳理,截止至2020年末,在全球66家中央银行中,开展了法定数字货币问题研究的占86%,部分国家为推行法定数字货币搭建底层基础设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底前——确认选题,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月底前——完成开题工作,撰写开题报告;
3.2022年3月底前——收集写作资料,明确写作思路,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审查;
5. 参考文献
[1]王清刚,赵珂.央行数字货币:概念、功能、风险及应对[J].财会通讯,2021(24):124-126 147.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1.24.026.
[2]王都富.数字人民币时代支付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基于商业银行零售支付业务视角[J].金融论坛,2021,26(12):8-13.DOI:10.16529/j.cnki.11-4613/f.2021.12.00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