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与大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相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加关注相对封闭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检测和污染控制[1]。室内温湿度、PM2.5浓度是否达标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和生理精神健康状态。温度是最常用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征系统的“冷”“热”状态[2]。室内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室内环境与人体之间的热平衡,人体很大程度受室内温度的影响。湿度,表示空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湿度的高低对人体的热舒适影响通常不会从湿度的改变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与温度等环境外加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从而间接影响人的生理热舒适和心理精神状态[3]。社会工业化规模进程加快发展对空气的污染程度渐渐严重。国内外许多调查研究显示,对人体健康造成最大危害的污染物是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PM2.5是雾霾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会诱发人体各系统疾病。PM2.5可以进入呼吸道和肺泡的深处,甚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且损害多个人体系统,其中心脑血管系统是PM2.5首要攻击目标,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均与吸入PM2.5有关[4]。
物联网可用于传统行业,安全生产,工程控制,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在农牧业生产和商业流通领域,可以建立智能系统以随时与对象进行通信[5]。随着室内PM2.5和温湿高低程度备受关注,因此通过无线传感网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日新月异。例如我国通过RS-485总线方式把数据传输到PC机终端,然后经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加入指数评价等方法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 [6]和STM32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设备,并使用SHTIO温湿度传感器收集室内的温湿度[7]。国外研究引入了基于波分复用(WDM)的VLC系统用于室内的PM2.5和温湿度可视化检测[8]和通过HVAC控制和IAQ监控的温度、湿度、CO和CO2传感器,并且提出了一个嵌入式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模型,该模型包含一个LCD显示单元,以帮助过敏患者了解其环境[9]。现有的传感器对采集到的数据抗干扰能力好,终端显示设备的普及使用,使得可视化平台的搭建成为现实[10]。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设计并实现环境质量的多参数可视化测量,包括温湿度、PM2.5浓度;
2.采用无线传感网实现系统方案设计;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设计采用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单片机驱动,从而监测出室内温湿度和PM2.5浓度高低。
方案选择:
4. 参考文献
[1]刘浩.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检测与污染治理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8,(18):80-81.
[2]张金涛,林鸿,冯晓娟, 等.国内对温度单位重新定义的研究[J].计量技术,2019,(5):43-46,54. DOI:10.3969/j.issn.1000-0771.2019.05.11.
[3]悦宁,余璐.室内温湿度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的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11):128.DOI:10.3969/j.issn.1672-1675.2018.11.112.
5. 工作计划
(1) 2022-02-24----2022-03-01 查阅资料, 撰写开题报告
(2) 2022-03-02----2022-03-15 需求分析,熟悉开发工具
(3) 2022-03-16----2022-03-31 硬件设计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