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印俩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大致处于
相同阶段。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中国,然而,印度在诸如教育
科技,尤其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发面有优于我国的地方。通过对中国和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印度的审计制度
2、中印审计的比较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审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袁建国、叶陈纲在《比较审计刍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比较审计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以及同一个国家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审计理论、审计制度、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及其根据和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跨国、跨文化、跨时期的系统综合研究,寻求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探索建立最佳审计模式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早期也有蒋晓燕老师关于《开拓中外审计比较研究-建立lt;比较审计学gt;刍议》的研究。除此,还有陈宋生、黄大新等人刊发的《中外绩效审计准则比较及启示》等文章也探讨了比较审计这一个新兴领域。
在国外,对于比较审计的研究时间早、研究也较全面。尤其是1948年美国人阿瑟#8226;肯特提出绩效审计概念以来,西方国家在各国之间绩效审计的比较研究也较为广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2.27-2022.01.15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01.16-04.10 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同时完成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2022.04.11-05.16 对初稿进行补充、修改、定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5. 参考文献
[1] 袁建国.叶陈纲.比较审计刍论[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2,(3)
[2]郝玉贵.李思雨.#8220;一带一路#8221;战略下中印国家审计比较与合作机制研究[J]
.财会研究.2016
[3]郑红霞.彭薇.中印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J].当代经济.200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