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专利质押融资,即以专利为担保资产进行融资的活动。专利对于很多创新性的中小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常作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资本。但是,专利作为一种较难准确评估其价值的资产,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会面临多种风险,目前国内对于专利质押融资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对于其风险的研究集中在定性的分析上,缺少一定的定量分析。如何相对较为全面地识别出这些风险,并且进行准确的评估,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经过初步的分析,专利质押融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 法律风险,例如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方面还不够完善,专利权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在不能明确地界定权属问题的条件下,融资方能否顺利将专利进行变现是需要其承担的法律风险。
- 经营风险,例如借贷者能否在融资后产生良好的经营成果,这是作为还款的第一来源。
- 市场风险,例如专利的市场价值能否维持稳定,在遇到科技的进步、技术壁垒的打破等条件下该专利能变现的价值。
- 担保风险,例如融资担保机构对于该专利的担保程度能达到多少,如果贷款人到期不履行还款义务,融资机构能够得到的补偿比率。
- 评估风险,例如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如何、采取的评估方法等等,对于确认该专利的价值具有较大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程守红等(2013)对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工具及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种方式融资能够搭建起知识产权和资本之间的桥梁,对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使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得到很好的缓解。并且,目前我国长期内最适合的模式为政府引导的市场化模式,其中“财政支持 政府信用再担保”政策值得推崇。
方厚政(2015)认为企业的质押合同数量受到企业自身的年限,以及注册的资本数量的影响,年限越短、注册资本越少,企业能够获得的专利质押贷款数目越少。
钱坤等(2013)对于专利质押的信贷风险作出了研究,认为专利价值的概率分布可以近似表现为两点分布,并且银行的贷款利率与质押专利的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 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撰写文献综述,并进行文献述评;
- 对研究的理论、模型、方法进行论述;
- 进行实证分析,对模型进行完善、修正;
-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2022年12月1日——2022年4月19日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研究;
- 2022年4月20日——2022年5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 2022年5月16日——2022年5月31日论文定稿。
5. 参考文献
[1] 程守红, 周润书.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政策工具及模式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3(2): 159-166.
[2] 方厚政.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专利质押贷款中受益了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1): 52-54. [3] 钱坤, 沈厚才, 殷倩波. 基于企业专利质押的信贷风险决策[J]. 系统工程, 2013(9): 39-4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