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9 05:12: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特殊心理、特殊需求以及特殊的生存手段,使他们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困难群体。残疾人是我国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就是尊重残疾人的自身价值和潜能,也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随着残疾人事业不断的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愈加突出。尤其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决定以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研究,可以丰富我国对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理论体系,并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减轻广大残疾朋友的生活压力、减少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提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保障能力,促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Adam Samaha(2007)认为,残疾人保障模式关系到不同类型残疾人的生理和心里特点,并且应该将这些不同的特点与社会相融合。他认为残疾人模式的影响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残疾人运动权,和与残疾人保障模型有关的一系列关于自由、效率和平等理论,以及一些先进的科研技术等。残疾人保障模式的模型对制度的决策者产生相当大的引导作用。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Juliet C.Rothinan (2008)认为,在人类社会的社会工作问题中应当包含残疾人的保障问题,社会工作应当是全面、细致的。因此,他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作为其研究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一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课题将以分析我国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依托国外的发展经验,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完善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为研究目标,充分分析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从而起到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作用。

本课题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文献法、对比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1)文献法:针对于本课题,广泛收集整理各种文献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并对本课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2)对比分析法:通过国内和国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及现状,辩证的分析了我国目前残疾人事业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利于本文的实际可信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丁建定.我国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完善对策[J].社会工作,2012(10).

[2] 付曦.他山之石:从外国经验看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J].黑河学刊,2011(08).

[3] 郭成伟,王广彬.公平良善之法律规制-中国社会保障法制探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