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大繁荣最杰出的的代表,无论其经济发展,政治文明,还是思想开放,都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唐朝的繁荣离不开其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其中税赋制度的作用尤为突出。初唐的租庸调和均田制奠定了唐代经济繁荣的根基,而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方方面面。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了维持其统治,实行改革财政的政策和措施,对复苏和稳定中唐社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唐德宗时期开始实行的两税法,更是在中国古代财税历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
#8220;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8221;。唐朝的两税法虽已成为历史,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原则对我国今日的财税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两税法中所主张的税收应重点针对资本和土地的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过时。我国自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也是中央政府解决中央财政困境的举措,但也是一项没有彻底进行的税制改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不合理,我国税收还是以间接税为主,而非直接税。我国的财产税目前基本是空白,资本和土地不被征税不仅导致严重收入分配不公,而且导致地方政府无法拥有稳定税源,很容易使中央政府用财政手段调控国家经济失败。
我国税制结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利用现代税收思想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寻找解决之道以外,也需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吸收前人的智慧,以史为鉴,寻求税制改革良方。因此,研究该课题对完善我国税制结构,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证政府税收收入稳定具有指导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查找,明确唐朝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原因、内容以及影响,分析两税法的制度结构及其利弊。
2.查找相关资料,研究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及存在问题,结合对两税法的研究,找出两税法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借鉴价值。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中国税制的分水岭,两税法的实行是唐代历史乃至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两税法变革的背景根源以及历史意义从宋代至今都深深吸引着无数中外学者的目光,许多学者都希望从中找出一些光芒可以用于今日之改革,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两税法有其积极影响。张琦认为两税法以#8220;量出制入#8221;为财政原则,开创国家预算制度先河;扩大纳税主体,推进税收公平;按夏秋两次征税,明确纳税时间;明确各阶层税率,体现双向税收公平;实行费改税,实现简化税制;限制地方财权,巩固中央政权。同时,两税法有其消极影响。孙彩红认为由于人户频繁流动,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有限,所到之处的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极大浪费,经济总量未见得增长,即时人所谓#8220;新亩虽辟,旧畲反芜。人利免租,頗亦从令,年限才满,复为污莱,有益烦劳,无增稼穑#8221;,影响了农业发展。对于两税法的借鉴意义,李永刚认为两税法对当今税制设计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确定原则、简化原则以及低税率原则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张星认为两税法对我国的转移支付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5日之前,确定论文选题;
2.2022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初稿,2022年1月10日前完成开题报告的修改,交指导老师审定签署意见;
3.2022年1月10日至3月1日,收集与选题相关资料,提交论文大纲;
5. 参考文献
1、李永刚. 刍议唐两税法的税制设计思想与原则[J]. 税务与经济,2009,02:105-109.
2、孙一帆. 从税收原则看唐朝的两税法[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5:118-119.
3、陈明光.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0:2-1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