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改革税制的要求。2012年1月1日,上海市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自此#8220;营改增#8221;开始了它的进程。随着#8220;营改增#8221;的逐步推进,营业税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在逐渐萎缩,相应地引起了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一系列变化。营业税原本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目前的状况是营改增后的收入依然全归地方,但这只是权宜之计,预计未来会将原本完全属于地方的税收收入改成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成的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将大幅下降。#8220;营改增#8221;后,如何形成地方新的主体税种,重构地方税体系,成为我国推进#8220;营改增#8221;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的#8220;营改增#8221;刚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对地方税体系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分税制改革的背景下。另外,虽然对#8220;营改增#8221;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但大多都集中在对企业和产品市场的影响方面,很少有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展开的。因此,在#8220;营改增#8221;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地方税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结合#8220;营改增#8221;试点城市的地方税收收入情况,对#8220;营改增#8221;下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 ,罗列并预测#8220;营改增#8221;对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影响。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上述问题的总结分析,结合我国目前#8220;营改增#8221;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议,促进政府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伴随着#8220;营改增#8221;的进行,国内理论界关于#8220;营改增#8221;对地方税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有益探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1.对地方税体系主体税种的影响;2.对地方税收入规模的影响;3.对地方税务机构的影响。从2012年上海被列为#8220;营改增#8221;试点城市,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8220;营改增#8221;工作,到2014年将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纳入#8220;营改增#8221;范围,业界、学界及社会民众对#8220;营改增#8221;的目光都集中在其产生的联动效应上。而在#8220;营改增#8221;的势在必行下地税系统的何去何从引起了热烈的关注。
国内研究现状:伴随着#8220;营改增#8221;的进行,国内理论界关于#8220;营改增#8221;对地方税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有益探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1.对地方税体系主体税种的影响;2.对地方税收入规模的影响;3.对地方税务机构的影响。从2012年上海被列为#8220;营改增#8221;试点城市,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8220;营改增#8221;工作,到2014年将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纳入#8220;营改增#8221;范围,业界、学界及社会民众对#8220;营改增#8221;的目光都集中在其产生的联动效应上。而在#8220;营改增#8221;的势在必行下地税系统的何去何从引起了热烈的关注。
国外研究现状:从增值税角度来看,斯蒂芬#183;R#183;刘易斯认为增值税本质上是一种能够抵免的一般零售税,可以避免产品在生产与流通环节的重复征税问题,因此可以适当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避免在各行业或各种经济行为中出现重复征税现象。同样,很多外国学者如亚当#183;斯密、爱伦#183;A#183;泰特等都认为增值税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可以减轻税负,这也变相肯定了我国#8220;营改增#8221;计划。从地方税体系方面来说,国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重要与地方税收划分提出了相关原则。这些原则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税收划分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主要通过定性分析辅之以定量分析,结合专业期刊和网络信息收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再加上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研究进一步的完善设想,并作出阐述。
5. 参考文献
[1]崔志坤等.#8220;营改增#8221;背景下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思考[J] .经济纵横,2014(1):87-91
[2]刘建徽等. 包容性发展背景下中国地方税体系构建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6):22-28
[3]李莹.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政策研究[D].2013,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