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背景:
在国内,探讨《宠儿》的文章涉及主题,人物,象征手法和独特叙事手法运用等。在国外,学者把他们的目光放在对这部作品历史价值的关注上,指出小说很明显具有历史视角,莫里森通过非裔美国奴隶的行为和意识构建了历史,而不是通过白人的视角来建构历史。但我们忽视了莫里森美国黑人女作家的身份,她能更加深刻理解到黑人女性的痛楚,将女性主义以感人的字句来诠释,所以表达出来的精神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目的: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所著的《宠儿》之所以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于创作过程中她一直集中在种族和女性这两大主题上,因此研究这部作品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黑人女性主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莫里森的生平和写作生涯,《宠儿》的写作背景和当时黑人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部分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宠儿》中黑人女性所遭受的迫害,包括白人以及黑人对其的双重侵害,以及黑人女性被奴役的原因。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通过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步骤:要分析《宠儿》中的黑人女性主义,就要先从它的时代背景入手:当时人们对这一观点的看法以及提出者的主要观点,这就需要搜集这个时期的关于黑人女性主义的文献资料,其次就要阅读小说,挖掘小说中的背景,了解黑人女性的所遭受的迫害,从现象到本质,清楚黑人女性的处境,从而分析指出莫里森将黑人女性主义用于《宠儿》的原因,可以从历史和文化两方面入手,最后得出黑人女性主义在小说中的主要发展历程,其中我们可以看出黑人女性是如何进行抗争并一步步走向自由解放之路,也就是理论运用于实践这一过程,从而总结出莫里森的黑人女性主义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4. 参考文献
1.白玮玮,追寻自我定义—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宠儿》的主题分析【D】, 河南科技大学, 2012
2.蒋欣欣,黑人女性主体的建构——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J】,《文艺理论和批评》,2012
5. 工作计划
1.2022年11月选题
2.2022年11月-2022年1月搜集文献资料,完成文献综述
3.2022年1月-3月开题、撰写、提交开题报告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英汉谚语的不对等现象及其翻译策略开题报告
- 从翻译历史观看葛浩文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英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大片片名翻译开题报告
- 近十年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开题报告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美妆品牌名称零翻译分析开题报告
- 论林纾小说翻译中的豪杰译现象——以《黑奴吁天录》及《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开题报告
- 建筑工程英语学习策略初探Learning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English开题报告
- 《加勒比海盗》:场景构建出的不完美Scene Construction of Imperfectio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开题报告
- 宗教感觉的开花结果:艾略特信仰改变前后 Flowering of Religious Sense: Before and After T.S. Eliot’s Conversion开题报告
- 浅谈中美贸易战中各自英文用语的不同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