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惯性非常大的国家。尽管现代女性逐渐坚强,渴望获得平等的地位,可是想真正摆脱这种偏见却依然任重而道远。东野圭吾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社会背景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他用作品来控诉,意在唤醒女性地位的重生。
东野圭吾是著名的日本推理小说作家,1985年,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获134届直木奖,东野圭吾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2008年,出版小说《圣女的救济》(神探伽俐略系列第5部)。这三部推理小说都深刻地刻画了女性形象。人物的多样性从而多方面表现了女性形象的多重性。也从中可以看出东野圭吾多样的女性观。
本文将以《圣女的救济》一书为研究对象,介绍恶女这一形象,深刻分析恶女形象产生的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同时从女性形象的设定探索出作者的女性观,揭示作者对于女性的认识与理解。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东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家,多部作品均以女性作为主人公。用丰富饱满的文字刻画了鲜明的女性形象。对于东野圭吾的多部作品,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相应研究。但是从《圣女的救济》这本书来分析女性形象的论文还是相应较少的。《圣女的救济》可以说是女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但两者又在某些方面有些许本质的不同。从两者都有缜密的犯罪计划与之后的不在场证明,可见东野圭吾极强的创造性功底。
首先,先列举两部东野圭吾的作品,突出介绍其中的女性。《放学后》中的宫坂惠美(高中一年级,杀害村桥与竹井主犯,因不堪事件被发现动杀机)。《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花冈靖子(由于前夫一再打扰被动杀人的可怜又坚强的母亲)。分析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杀人动机以及其自身的原因。是什么让她们犯下如此罪恶?又是什么让她们在犯罪之后能够很好的隐藏?探讨其中这两者的恶女形象。
其次,以《圣女的救济》这本书为主要内容,先介绍整本书的详细内容,以主人公真柴铃音的遭遇与自身的做法为出发点,探讨真柴铃音的两方面,铃音善的一面是她作为妻子是很理想的,迷人大方,伴在丈夫左右,深爱着丈夫。铃音恶的一面是她绝望之后对丈夫痛下毒手,走向罪恶,是成为恶女的直接原因。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4. 参考文献
1)東野圭吾. 聖女の救済[M].東京:文藝春秋.2008.
2)杉江松恋.読書ガイド探偵ガリレオのいろいろな成長に注目[J].本の話.2008(11).20-22.
5. 工作计划
1 | 第八学期 1- 8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2 | 9-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3 | 14-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