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学生在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毕业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来提高学生资料检索、文献阅读、设计计算、绘制图纸、编写设计说明的能力;独立地进行工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也是保证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工程设计或专题研究的形式,使学生能综合应用并进一步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此次设计,要掌握以下内容:
1、设计用水量的计算,供水规模的确定。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2.1净水厂位置选择 选择厂址是进行水厂设计的重要环节,必须十分重视。根据原始资料所给定的条件要求综合考虑,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出使用可靠,工程造价低,管道及总费用省,施工及管理条件比较好的厂址。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及给水规划确定的给水系统对厂址的要求。 (2)当取水地点离配水管网较近时:厂址多选在取水地点附近或者连在一起,这样便于集中管理,工程造价较低,也便于废水的排放。当取水地点离配水管网较远时:厂址有两种方案可供选取,一种方案是厂址设在取水地点附近,优点是净水厂与取水构筑物可集中管理;第二种方案是将厂址设在配水管网附近。 对于较高浊度的原水,常需要进行预处理。通常是将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设在去水地点附近或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而净水厂则设在配水管网附近。 (3)厂址应选在适应净化构筑物高程布置的地形(最好厂址处的地形略斜)。这样有利于废水排放条件,作到土方平衡。厂内还要的留发展余地。 (4)厂址应选在工程地址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应选在地下水位较低,地基承载力较大的地方;尽量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尽量选在靠近电源的地方。 2.2净水厂内各具体构筑物的设计 (1)反应池:说明规模、形式、个数、建筑结构形式、尺寸、 反应流速、反应时间、出口布置形式等。 (2)沉淀池:说明规模、形式、个数、建筑结构形式、尺寸、沉淀流速(水平或上升流速)沉淀时间、出口布置形式、一些机械设备的情况。 (3)滤池:说明规模、形式、排数、个数、构筑物形式尺寸、滤速、冲洗强度、冲洗方式(水泵冲洗或高位水箱冲洗)。当采用水泵冲洗时,应当写出冲洗泵的电机的型号台数。 (4)二级泵房:说明规模、形式(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等)。建筑结构形式尺寸、泵房的设备可以列表说明(包括水泵、电动机、排水泵、真空泵、起重设备、计量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的规格数量)。 (5)清水池:说明清水池容量的确定方法和计算过程、清水池的个数、形式(圆形或方形)、结构形式尺寸、地上式或地下式、复土深度。 (6)吸水井:说明容量、是否分格、结构形式及尺寸。 (7)加药间:说明净水药剂选择、药剂加注量、搅拌设备、加注方式、计量设备,加药间的建筑结构形式、尺寸和面积。 (8)加氯间:说明消毒方法、加药点(是一次加氯还是二次加氯)。加注量接触时间、加氯设备(用何种加氯机)。氯计量设备、加氯间的建筑结构形式、尺寸和面积(包括氯库)。某些安全措施等。 2.3厂内的只要辅助建筑物:可以列表说明各个辅助简直物的名称、面积(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等。 2.4厂内主要道路的设计:道路宽度、道路总面积。 2.5厂内绿化情况:绿化总面积,占厂区总面积的百分数。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应根据水源水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水厂所在地区的气候情况、设计水量、设计规模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参考相似水厂的设计运行经验,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地表水常用处理工艺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圭白,张杰. 水质工程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172.
[2] 严煦世,范瑾初. 给水工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7-31.
5. 工作计划
1、2022年3月4日~2022年3月11日 2-3教学周 管网规划方案和水厂规模
2、2022年3月11日~2022年3月25日4~5教学周管网设计计算和草图
3、2022年3月25日~2022年4月8日6~7教学周水厂方案及可行性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