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城市化、现代化的特征,这种变化趋势对做好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期待。然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长期存在导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制约着我现代化的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在农村推行小额信贷,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从2004年至2010年,连续7个#8220;中央1号#8221;文件都是围绕#8220;三农#8221;问题提出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业务和小额信贷组织,对小额信贷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这意味着建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一个体系完备的农村金融还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和缓冲作用,特别是对我国农业抗击全球化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证明,小额信贷是目前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它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要,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现在在我国城乡贫富悬殊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为农民提供低利率、手续少、服务好的贷款品种,对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稳定农村局势等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矛盾和问题,如小额信贷组织的法律地位模糊、可持续发展受限、弱势群体难以有效获得贷款支持等严重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小额信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解析,立足于需求查找既有小额信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相应措施,以便于从本质上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更好地推进#8220;三农#8221;事业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小额信贷体系
解决的关键问题:
1.认识小额信贷对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关于小额信贷的定义,Charitonenko(2005)将小额信贷机构定义为#8220;提供适合于低收入人群如小企业主的贷款,尤其是小规模的贷款;接受小额的存款;提供小企业主和其他贫困人群所需的简单的支付服务机构#8221;。谈到小额信贷的作用时,
Chakarabarti(2005)对印度小额信贷进行了研究,充分肯定了以互助组为基础的小额信贷在印度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其发展之路依然充满了挑战,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小额信贷体系中,但如何确保新增者的还款质量是最重要的问题。国外学者对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模式的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问题及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两方面。Zaman(2004)对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机构进行研究,发现这项产业在未来面临多重挑战:人们要求降低利率的呼声越来越高,缺少行业规则,扩张过快,市场竞争激烈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整理,列好写作的提纲。
2022年12月30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
2022年3月19日前 完成论文的初稿,等待老师的指导,并作调整、修改。
5. 参考文献
[1] 孙安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小额信贷体系建设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
[2] 唐伟.对构建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 [J].世界农业.2012
[3] 孙志娟.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 [J].学术交流.20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