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逐渐将其技术扩展到金融行业,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发展,网络信贷、网络支付、网络理财等业态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其特征是具备更强的透明度、更高的参与度、更好的协作性以及低成本并且操作便捷。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普惠式金融的巨大需求、宽松的监管制度和政策环境使得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风险随之逐渐暴露。由于互联网的安全技术有限,使得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系统性技术风险、包括交易主体和计算机系统的业务风险和法律风险更加突出。
伴随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互联网金融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需要人们的重视关注并且分析对策加以防范规避。本文针对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存在的风险,相应的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认为我们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监管体系、安全体系和法制体系,以防范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有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健康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发展背景、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从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的方法和防范的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涉及对国际典型模式的借鉴、对比和对我国现状的表述和分析评价。
杨群华(2013)为我国技术陈旧,一方面在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的今天,寻求外部技术支持或者技术外包是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外部技术支持可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甚至可能由于自身原因中止提供服务,进而造成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持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目前使用互联网金融软硬件设施多依赖进口,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潜在威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简述联网金融的定义、发展与需求。
2.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金融的重要性,并加以概括。
3.深度剖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5.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 张晶.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4(04)
[3] 安邦坤,阮金阳.互联网金融:监管与法律准则[J].金融监管研究,2014(0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