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的贸易管理制度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29 05: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古到今,海外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贸易制度的制定也要与时代发展相辅相成,它的作用也不能忽略。在其他国家追求贸易自由化时,清政府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但在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 1757 年),广州成为中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实行#8220;一口通商#8221;。广州十三行从此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唯一主角,在中国贸易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将近80年的过程中,广州十三行促使清政府税收增加、对外关系良好、统治稳定。

在当时政策下,清政府为何只开放广州一口通商,这种贸易制度究竟怎样促进了外贸关系的稳定发展;广州十三行又称为#8220;公行#8221;或#8220;洋行#8221;,它的性质又是怎样的,整个制度体系是怎样运行为清政府带来收益的;这种#8220;公行#8221;制度在稳定清政府的统治时又有什么样的弊端在阻碍清政府的发展,最终十三行制度的没落都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通过对广州十三行贸易管理制度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清政府实施这种制度的真正目的,以及这种制度本身的特色。我们能够全面的去分析这种管理制度的利与弊,从而吸取历史经验,不断总结历史,促使现在海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今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经历了16世纪中叶至 18 世纪末叶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贸易全球化和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完成后的产业全球化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清政府实行海禁的同时,却不违背大时代潮流,广州地处沿海,贸易便利,选择了广州作为唯一的海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因此清政府尽管实行#8220;时开时禁,以禁为主#8221;的对外贸易的政策,但是,对广州实行了特殊的海外贸易政策。

清政府在海禁的政策下,只保留了广州一口通商,对海外贸易具有垄断权。外国商人和中国商人不能直接接触,清政府指定特定的商人专营对外贸易,这些商人被称为行商或洋商,从十三行到公行、从总商制度到保商制度的发展,构成了清代广州制度的一整套对外贸易的管理体系,使十三行真正成为由清政府培植垄断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因此广州十三行具有半商半官垄断特权,这种制度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注定了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存在,因此能够稳定清朝的统治带来利益。

行商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官吏勒索和外商高利贷盘剥的夹缝中经营贸易,因此在重税和重商欠的情况下,不断走上破产和衰落的道路。最终鸦片战争爆发后,废除了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最终衰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广州十三行贸易制度性质与特点,据威廉亨特所说#8220;行商是得到官府正式承认的唯一机构。从行外的中国人买进的货物,如不通过行商就无法运出,因之通过行商可采办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收一笔手续费,然后用行商的名义报关。#8221;行商是清政府扶植起来的,这种做法也使得行商拥有贸易垄断权,半官半商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根本目的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关于广州十三行贸易制度的衰败原因,梁家彬(1937)认为,一开始就发育不良又长期受到官吏、外商的压迫,最终出现了#8220;商欠#8221;,导致债台高筑走向灭亡。黄启臣(2005)从#8220;以官制商、以商制夷#8221;的措施制度下来说明行商在清政府的压迫下最终导致#8220;商欠#8221;走向衰落。刘永连(2006)《近代广东对外丝绸贸易研究》则提到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直接影响着#8220;广州十三行#8221;的贸易。李国荣(2007)《清代洋商密档》再现整个广州十三行的历史,从#8220;商欠#8221;、公行制度、政府盘剥、鸦片战争等多方面分析衰落的原因。

关于广州十三行贸易管理制度的影响,英国议会在 1830 年(道光十年)对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说:#8220;外国商人对这整个广州制度(它在实践中经过种种修改)是怎样看待呢?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在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8221; 广州制度使行商成为中外商人进行贸易的中介者,对于当时以广州为中心市场的贸易全球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从而也不断促进了清政府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9-2022.1.15,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1.16-2022.4.3,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022.4.4-2022.4.10,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刘建生,王锦.恰克图与广州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史志学刊,2016年第3期,总第9期.

[2] 肖楚雄.行商制度到买办制度变迁研究[D].2012.5

[3] 幸荣伟.论明清政府对牙行的管理[D].2014.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