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论文内容:摘要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1.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概述1.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2.1贸易指数 2.1.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2.1.2 贸易互补指数 2.1.3 贸易结合度指数 2.1.4产业内贸易指数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实证分析3.1模型构建3.2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3.3实证结果与分析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障碍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对策研究意义: 自由贸易区是国家间加强经济往来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国家间的宏观经济能够得到改善。
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美国的经济增长也并未带动世界其他国家整体的经济复苏。
因此,十分需要东盟区内进行结构调整方面,相互之间共同协作。
2. 文献综述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汤保君(2017)提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则遵循"重者恒重"的规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大于彼此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主权和政治问题及区域外国家的干涉,是影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贸易安排和区域政策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阻碍今后发展的重要阻力。
柴亚杰(2016)提出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对双方间相互贸易额增长速度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概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现状指数分析实证分析障碍分析对策研究
4. 工作计划
2022年11月1日: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指导学生选题,初步查找,收集资料。
2022年11月9日:由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计划。
2022年11月19日:毕业论文(设计)中间检查,检查内容涉及:学生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执行情况,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的跟踪检查及改进措施。
5. 难点与创新点
创新之处:中国东盟在过去十多年间贸易额快速大幅增长,度过了经贸发展的黄金十年。
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同时与东盟展开自贸区升级谈判。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效应重新进行研究,具有相当的时效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