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成熟带总苞的果实,性温;味苦、甘、辛;入肝、肺经。
属于中药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有毒。
可以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2. 文献综述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概述邱子怡(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摘 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口服给药后,对血中移行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从而快速筛选药效物质基础及揭示复方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
在近年社会发展中,血清药物化学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可。
随着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在沟通药物体内外变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契合了中药配伍使用、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4. 工作计划
一、研究初期(2月上旬2月中旬)查阅文献及相关书籍;二、研究中期(2月中旬3月上旬)制定实验方案,书写开题报告;三、研究后期(3月中旬4月下旬)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整理实验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完成毕业论文四、研究终期(5月上旬5月下旬)完成毕业答辩论文及PPT。
目前完成研究初期及中期工作,已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确定课题题目为苍耳子入血成分定性鉴别。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已设计好实验方案,准备好所用仪器与试剂,接下来将探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课题中心为探究中药苍耳子在小鼠体内被吸收后的入血成分。
本研究采用UPLC-ESI-Q-TOF MS技术对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定性鉴别,该方法具有检测度、灵敏度较高的特点,从而保证对血清中低浓度成分的检出; 同时对不同采血时间点获得的血清进行分析,建立血中移行成分动态观察机制,以便更全面、准确地阐明中药的有效成分。
这不仅有利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快速筛选与复方配伍规律的探索,也可通过血中移行成分性质及含量的变化,为中药苍耳子的质量控制、品种鉴定、炮制机制研究等开辟出更广阔的研究思路,从而丰富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研究方法。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