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若干问题探究——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24 03:07: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竞争。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依赖于知识和技术,承载着知识与技术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将依靠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充分合理的利用。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使企业的资源达到合理分配,使中国会计学科的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发展和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进行核算和报告,对保持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稳步的发展,对于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对人力资源会计领域的研究不多,其中针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实际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内容一般趋于理论化方法,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分析。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中,人力资本创造的附加值较低,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形成的需求较小;人力资源的供给失衡,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无法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再加上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不完善,使得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难以持续和发展。

基于此,本文依据经济增长理论、供需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我国较少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不断发展和传统会计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推动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部分包括会计前提假设、计量模式、会计目标等,已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而人力资源会计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来自多方面,如理论基础的不完善、企业披露信息意识淡薄、社会市场的需求不足、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等,导致最终人力资源会计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本文首先阐述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必然性以及国内外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研究的现状。接着,探讨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概念,人力资源会计的前提假设和计量模式。然后,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状况和应用案例,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外部,横向总结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纵向分析其相关因素带来的影响和启发。最后,试着针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Lepak(2002)在研究中指出人力资源的计量不应该使用单一的方法进行大批量的统一计量,因为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为追求合理的计量结果,应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

Mac Kenzie(2016)在其文章中指出,在管理实务中对高级人力资源的计量与管理的必要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为此,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构建出一套适用于计量高技术含量科技人员的计量方法,并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收集,计算出各个人员的价值,这一体系为如何精确计量各项人力资源明晰了处理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撰写方案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杨康斌,陈娟.论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J].财会月刊,2004(06):10.DOI:10.19641/j.cnki.42-1290/f.2004.06.006.

[2]王跃武,汪开明.人力资源的经济学计量与会计计量述评[J].会计之友,2015(18):9-15.

[3]姚凯,郑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行为会计理论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02):135-1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