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的资本市场自从成立以来飞速发展,然而相关的公司制度与管理层水平却没有跟上资本市场发展的速度,这就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财务造假案例频频发生。这些财务造假案例不仅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伤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也会危害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形象,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以及防范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为例进行研究,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迹象出发,创新结合财务造假风险因子理论,深入探索其造假的原因与手段,并基于此案例为防治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提出防范措施与意见。
探索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动因、惯用手段和财务造假带来的影响,结合财务造假现状,有助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相关理论的探讨,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改善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紊乱,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合理性的现状。有利于警醒上市公司洁身自好,提升员工及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增强约束力。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阅读国内外关于财务造假的现有文献,总结财务造假基本理论。
其次,从财务造假相关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影响、防范措施。
接着,结合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介绍康美药业公司概况、事件经过、处罚结果,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结合康美药业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识别和分析其使用的财务造假手段;最后,基于风险因子理论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动因进行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一)财务造假动因
BolognaG.Jack、Lindquist Robert J.和Wells Joseph T. (1993)提出关于财务造假动因的GONE理论,该理论认为财务造假的动因包含贪婪、机会、需要以及暴露等四个因子。其中比较核心的驱动因素就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财务工作者被利益所诱导的贪婪因子;在GONE 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探究,出现了关于财务造假的风险因子理论。将财务造假动因区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两大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5. 参考文献
[1]施金龙,韩玉萍.基于GONE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J].会计之友,2013,(8):98-100
[2]刘静,闫佳惠.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根源及治理对策一一以南京纺织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5,(12):116-117
[3]田冠军姚楠.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风险识别与控制[].财会通讯,2016,(19):93-9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