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审计的不断发展完善,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值此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因此,新形势下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应是国家审计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不断丰富和拓展审计领域,探索出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绩效审计之路,注入我国审计事业以新的活力,使中国审计逐渐融入世界审计主流,这个问题无疑是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面临的又一次挑战。目前关于绩效审计的论题,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颇多,且众说纷纭。借鉴众家之长,结合中国国情以及自己的实习经历,我将着重对县政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阐述县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基本理论,县政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体系的构成要素,我国县政府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我国构建县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困难及如何开展完善构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对策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以河道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为例子,一方面要求检查财政资金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对县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体系,项目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效果进行分析。根据2013年度中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检查报告分析我国县政府如何构建绩效审计的体系。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世界范围内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国家,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涉足绩效审计。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日趋规范化。迄今为止,政府绩效审计在美国已经具备了较为理想的审计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及法律体系,业务量高居总审计量的90%之多。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各界对政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越来越关注,强化资金绩效观念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也需要政府绩效审计来进行分析评估。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迅速,政府政务公开及其施政绩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各类专项资金占各级政府预算资金较大比重,且专项资金种类繁多,对应出台的政策涉及方方面面,审计机关要想准确认定、正确评价各类专项资金绩效性有很大难度,而且,目前我国尚无较为完善成熟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也无一规范可循推行绩效审计已成为现实所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公共支出既包括国有资产又包括公共财政支出,而公共财政支出部分的绩效审计几乎未涉及;审计方法上只限于会计记录的真实、完善及财政收支的合理合法,与真正意义上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还相差甚远。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至30日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选题;
2.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1日至3月1日: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和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水平和状况,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1] 田冠军,潘松剑.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J]. 财会通讯. 2012(07)
[2]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框架设计研究[J]. 审计研究. 2011(01) [3] 刘玉娟.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J]. 审计研究. 2009(05)
[4] 姜毅.结合型绩效审计模式基本构想[J]. 中国内部审计. 2010(0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