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开题报告

 2023-01-18 01:09: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会计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并且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极度关注。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包括依据原始凭证所作的进一步处理)不符。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工作者提供的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切会计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将首先明确会计信息的具体内涵,接着从具体的会计工作案例分析信息失真的几种表现形式,并分析这些表现形式的危害性,然后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松懈,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等方面阐述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最后得出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途径并总结结论。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性,从而清楚的明确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性,最终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的指导会计工作实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还是相当充分的,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第二章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原则(如实反映、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近年来,理论界纷纷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真实性的研究,不少学者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

薛祖云博士在《会计信息市场与市场管制--关于会计信息管制的经济学思考》中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的观点阐述会计信息的管制问题,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022年11月,在图书馆电子资源(中国知网等)查找撰写论文所需的参考资料(含核心期刊、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专著等),认真学习本科毕业论文规程与要求。

(2)2022年12月1日-2022年1月18日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19日-2022年4月20日,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李玲.初探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J].时代金融,2012,(04):124-125.[2]包坤,韩旭.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危害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17):80-82.[3]朱凤平.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探析[N].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51-54.[4]周晓苏,殷莉莉.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J].会计之友,2006,(05):4-6.[5]Jaggi,B.L.Impact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Financial Disclos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1982,(1):75-8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