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成为当前社会各方所关注的热点。而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实践中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管不够明确,造成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混乱。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指企业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通过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可以促使其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必要性引发思考,对相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最深刻的四个问题,具体围绕我国的实际情况再根据实际资料与多方研究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的理论提出了要求企业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确立科学合理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等建议。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必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由David F.Linowes在《企业社会经济》中首次提出,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会计是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领域中的应用。其后又在1973年在《会计师杂志》上发表了名为#8220;会计职业与社会进步#8221;的文章,对上述定义作了进一步修正,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奠定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基本框架。 Sylilc Mobley(1970) 明确了社会责任会计是#8220;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是现有会计的扩充与总括#8221;。这个说法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职能和主体,指出了其反映和控制的对象。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文硕(1989)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一书中,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即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参与社会活动效益和成本、社会保障与教育效益和成本、环境效益与自然资源成本及环境污染成本、产品质量效益与费用、人力资源效益与成本等。吴俊( 1994)、喻小明(1999)则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是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的情况。刘秀琴(2003)认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应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职工福利情况、对所在地区的贡献、改善自然环境的贡献、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对政府履行的义务等。张淑焕(2005)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会计学角度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理论依据,反映的主要内容和计量方法以及对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提出对策建议。主张企业应将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文拥军等(2010)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应承担的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
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国外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方面日趋成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己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起步晚,仍处在研究的发展阶段,在对于概念的阐述、计量模式以及披露方式等方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从规范研究还是具体的实证研究都还需继续深入。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毕业论文选题、定题;学习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规程与要求;
2022年12月--2022年1月收集、整理、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递交老师审定;
2022年2月-2022年4月15日,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 David F.Linowes.Socio-Economic Accounting[J]. The Journal of Acoounting,1968(11):3.
[2] Sylil C.Mobley.The Challenges of Socio-Economic Accounting[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70,45(4):762一768.
[3] 刘秀琴.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设想[[J].上海会计,2003(05):21-2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