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必需采用谨慎性原则来开展会计工作。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在使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也需要较好的掌握一个#8220;度#8221;字,会计工作只有依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适当把握度才能将谨慎性会计的真正作用得以发挥出来。对此,本文有必要对谨慎性#8220;度#8221;的运用做出一些阐述以做参考。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还有着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影响着谨慎性原则,比如:市场的供求关系、消费者的需求、科技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属于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而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国家政策等方面属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企业修订的各种管理规则制度、企业员工的变动、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等方面则属于企业内部的不确定因素。不管是哪个单位,其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都不可能与别的单位、国家和个人进行脱离,而是这些不确定因素也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其紧密相联。而对于企业来说,其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既是它的机遇,也是对其的一种考验,因此,企业会计人员一定要对企业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相对较为准确的评估。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通常存在着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性会影响谨慎性的实施,主要表现在:应收帐款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资产的价值确定和减值损失的计提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像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两面性一样,谨慎性原则也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谨慎性原则的积极方面在于它能够避免浮夸利润和虚计资产,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谨慎性原则的消极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难以克服地会带有主观随意的因素,还有可能为报表粉饰留下了隐患。针对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形势,如何更好的使用谨慎性原则是当务之急,这就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谨慎性原则可能使企业更加隐蔽的操纵利润;会计人员的素质约束着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存在冲突;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内容多集中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的稳健性及其影响因素。费伦苏( 2006) 认为在遇到不确定情形时, 会计人员应该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会计确认与计量应该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之上,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盛碧荷( 2004) 认为, 应在会计制度的设计上对谨慎性原则的使用有所限制, 如将现行的会计制度相关内容#8220;柔性化#8221;改为#8220;刚性化#8221;, 以提高会计行为选择的科学性。 郭维君(2012)认为,中国加入WTO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会计所处的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和生存发展需要承担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如应收款项产生坏账的比例、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长短、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长短、技术进步导致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提前报废、售出存货发生返回修理或者被退回的可能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化、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收益等。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的潜在风险,要求企业在会计计量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谨慎性,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和研究也随之产生。
国外文献对谨慎性原则的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谨慎性原则存在的支持证据和谨慎性原则发展的推动力量两方面。(一) 谨慎性原则存在的理由。Watts (2003) 通过对相关实证文献的梳理, 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资本市场监管者、准则制定机构和学术界虽然在口头上反对谨慎性, 但是实际会计处理却变得越来越谨慎了。他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谨慎性原则存在的理由: (1)契约主义。由于不同的会计计量会形成不同的绩效结果, 这会激励管理当局运用一些存有偏见和噪音的会计计量方式, 从而对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管理当局的福利产生影响, 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抵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2)股东诉讼。相比较而言, 高估公司净资产招致诉讼的可能性要比低估公司净资产大得多, 低估公司净资产还能够降低公司的预期诉讼成本。(3)税收的节约。损益的非对称确认显然有助于公司减少税收支出, 因而能增加公司的价值。(4)监管成本的节约。近些年的相关实证研究证明了上述四种解释的合理性。(二) 谨慎性原则发展的推动力量。Sanders、Hatifield和Moore在《论会计原则》中指出, 谨慎性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于: (1)人们的普遍想法--低估比高估带来更少伤害;(2)会计估计中乐观主义将导致更多差错;(3)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所导致的损失难以预见, 对一些不利的可能事项做出较为谨慎的处理显得更加合适。他们认为, 基于各种目的的合理储备应该坚持, 但并不支持也不鼓励那种通过采用特定计量方法以实现一定账面利润进而在对外报告中隐藏一部分利润的做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4年10月-2014年11月,在图书馆电子资源(中国知网等)查找撰写论文所需的参考资料(含核心期刊、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专著等),认真学习本科毕业论文规程与要求。 (2)2014年12月1日-2015年1月18日完成开题报告。 (3)2015年1月19日-2015年4月20日,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4)2015年4月21日-2015年5月31日,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直至定稿。 (5)2015年6月上旬完成所有资料的整理、论文的再修改和装订工作,参加论文答辩。 |
5. 参考文献
[1] 王阳.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2014
[2]韩书玉,张忠慧.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问题探讨[J].佳木斯大学,2014,6期
[3]4]肖仁伟.新会计准则下对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