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处理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8 01:08: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加强,社会的经济不断深入变革与发展,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我国企业会计处理已经快步走上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之路,我国的税制改革也已明确与国际税收接轨。由于企业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均是由国家制定并保障实施的,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共通,但会计制度的设计和税法的制定必须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由于它们的目标、遵循的原则、计量依据存在着差异,因此,正确处理二者的差异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非常必要的。

正确分析会计处理与所得税的差异,有助于企业编制准确的财务报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完善公司财务制度,促进公司健康的发展,便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给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同时避免企业随意进行税收调整,能使企业正确的核算和缴纳企业所得税,还能减轻税务部门的压力。所以,通过分析会计处理与所得税之间的差异,能给公司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且具有较深远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在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导致两者在会计基础、计量属性、会计政策等方面产生差异。本文以企业会计处理与所得税法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差异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对会计处理方法与所得税法进行剖析,从理论上对其差异进行阐释,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了会计处理与所得税的差异,最后在得出分析两者差异结论的基础之上,对会计准则和所得税差异的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会计与税法相关问题的研究始于1993年会计改革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所得税法实施后,企业会计处理与所得税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财政部在2006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规定:企业核算所得税费用时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是企业必须掌握和正确使用的法律文件,因此许多学者教授也发表了会计与税法的关系、差异范围等相关方面的见解见地。

盖地(2006)比较了税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后认为,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为导向的,因而税务会计原则一般都隐含在税法当中,而且较之于财务会计原则,略显不明确的税法原则却在刚性及其硬度方面明显高于财务会计原则。在对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进行具体的比较之后,认为两者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如何使两者的差异保持一个#8220;合理的度#8221;,协调两类原则的差异,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戴德明,姚淑瑜(2006)年通过经验证据分析部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与税收差异,分析了制度因素和体制因素。得出结论如下:固定资产折旧和投资收益是造成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两者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022年11月,在图书馆电子资源(中国知网等)查找撰写论文所需的参考资料(含核心期刊、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专著等),认真学习本科毕业论文规程与要求。

(2)2022年12月1日-2022年1月18日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19日-2022年4月20日,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冯秀娟.浅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及所得税处理[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2]张美新.资产的会计处理与所得税法的暂时性差异及其协调[J].新会计.2009,(03).

[3]业徐红英.2009.论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协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58一5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