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的计量原则。我国自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 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如今飞速发展的经济,促使企业持续陷于不确定的复杂环境里,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谨慎性原则应运而生。在进行管理中,会计信息系统能否将企业的现实状况真实准确的呈现出来,是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企业进行会计核算运用谨慎性原则,以规避风险并解决有关问题。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原则,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并起到预防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的作用,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有些企业常常利用谨慎性原则的模糊性规定,滥用该原则以实现虚增利润的目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运用受到限制。因此正确理解与运用谨慎性原则对会计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探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护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避免滥用谨慎性原则的现象再出现,从而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现状,谨慎性原则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如何完善谨慎性原则。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完善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
具体来说,文章从以下几方面撰写: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目前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内容多集中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的稳健性及其影响因素。
胥雅丽认为在遇到不确定情形时, 会计人员应该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会计确认与计量应该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之上,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撰写计划安排如下:
1.2022年11月-2022 年1月上旬,选定题目,收集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完成论文开题报;
2.2022年1月-2月,确定写作提纲;
5. 参考文献
[1]邓钰.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09):39-40.
[2]张晓晖.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财税研究,2014,(31):254-255.
[3]蒋明.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中运用的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5,(10):11-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