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的赋税思想研究及启示开题报告

 2023-01-14 04:48: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有名的盛世,当时国力富强、百姓安居,#8220;文景之治#8221;就是其中之一。具体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由于西汉建立初期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统治者吸取秦灭亡的教训,采用#8220;轻徭薄赋#8221;#8220;与民休息#8221;的政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在该政策的指导下,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家财政实力雄厚,农民负担大大减轻,社会生活安定繁荣,这样的和谐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对后世历代治国之策有着深厚的影响,也对当代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此可知,#8220;文景之治#8221;的盛世是由#8220;轻徭薄赋#8221;政策取得的,而在一系列重视农民问题、减轻农民负担的政治主张中,又以晁错的#8220;重农贵粟#8221;思想更具代表性。他曾就劝农问题上书汉文帝,详细阐述了农民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借古论今提出一系列当前社会问题并一一提出对策,后被汉文帝采纳积极推行,也就有了后来流传于世的《论贵粟疏》 这不仅对当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渗透的有关农民、农业的赋税思想对现今的#8220;三农问题#8221;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晁错赋税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一直以来重农思想的历史渊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聂慧丽提出在中国古代,农业赋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适应巩固农业赋税制度和维护国家统治的需要,我国古代形成了以#8220;国家本位为实质,以重农抑商#8221;观念为核心的赋税思想。

赵梦涵认为西汉前期的农本思想与农税政策所表现出的思想深度及其取得的重大成效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这一思想与政策,强化了举国上下的重农意识,充分发挥了财税杠杆对农业的激励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周道生指出晁错赋税思想的核心是#8220;重农#8221;,主张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坚决反对商人资本对农业的压迫,反对商人兼并农民。他提出官、商是造成农业生产不景气,从而导致粮食储备匾乏的两大因素。为此,他提出了重农抑商和减轻农民赋税负担的主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16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图书馆搜集及整理相关资料;

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1月11日,撰写开题报告,提交由老师审定,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

2017年1月11日至2月29日,再次搜集资料,针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交由老师审定,并接受指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俊.中国古代赋税 [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52-59.

[2]孙翊刚.中国赋税史 [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47-65.

[3]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史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75-1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