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药材特征图谱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3 07:22: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赤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中描述为芍药,味苦平。主写起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研究表明,赤芍中所含化学成分较多,主要成分是单萜类、三萜类、挥发油、鞣质类和儿茶素等其他成分。同时,现代实验表明,赤芍具有抗肿瘤、保肝、抗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病毒作用。

赤芍功效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要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咯血,目赤肿痛,肝郁肋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痈肿疮毒。赤芍的炮制品分为:酒赤芍和炒赤芍。炒赤芍,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多用于瘀滞肿痛。酒赤芍,加入黄酒之后,活血散瘀力强,清热凉血力弱。多用于闭经痛经,跌打损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综述

摘要 目的 查阅近些年来关于赤芍的研究状况和进展,对赤芍的有效成分,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了解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和意义 方法 查找并翻阅近年来关于赤芍的文献资料,对于赤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查看指纹图谱的最新研究进展,建立专属赤芍药材的指纹图谱结果与结论 赤芍是一味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中药,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及作用。用HPLC可以建立出赤芍这味药材的指纹图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赤芍药材特征图谱

1.1 文献检索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参考其实验条件及实验结果,进行筛选和设计,做出修改,进行优化设计。

1.2 实验条件摸索

通过前步的查阅资料,设计出一套方案.(可以先利用已有的文献的做出的图谱比较好的条件,先进行预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修改。)

1.2.1 流动相的选择

选取几种常用的流动相进行比较:乙腈-磷酸或者乙腈-水,具体情况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调整。

1.2.2 梯度的优化

选取分离效果较好的流动相系统,更改梯度,根据结果,进行调整,优化,直至分离效果较佳。

1.2.3 波长的选择

采集3D全扫描图谱,选择分离效果较好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1.2.4 色谱柱的选择

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在相同条件之下比较其分离效果。

1.2.5柱温的选择

通过比较25℃、30℃、35℃时的峰形和分离效果,选择合适的柱温。

1.2.6 流速的选择

暂定为0.8ml/min、1.0ml/min和1.2ml/min,看是否有较大影响。

1.3 药材的处理

1.3.1 提取溶剂

选择甲醇、乙醇、水等提取溶剂及其不同浓度,比较其分离效果。

1.3.2 提取方式

暂定考察的提取方式为回流、超声、振摇、索氏提取四种提取方式

1.3.3 提取时间

提取时间暂定为30min、1h、1h30min

1.4 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5 方法学考察

1.5.1精密度考察

取同一药材粉末,制成供试品,连续进样6次,相对保留时间RSD

1.5.2重复性考察

取同一批药材粉末6份,制成供试品,要求相对保留时间RSD

1.5.3稳定性考察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室温放置,分别于 0,2,4,6,8,10,12,14,16,24 h 测定,要求相对保留时间RSD

1.6 进行测定

选取十批以上赤芍药材,取最优条件进行测定。

1.7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测定

1.8 共有峰的建立和相似度的计算

1.9 赤芍药材的特征图谱

样品采集


预处理(提取分离)

技术路线

供试品

色谱图

特征峰

特征图谱

质量稳定性评价

指认

检测器、检测波长等条件的选择

计算机图谱分析与处理

相似度评价

4. 工作计划

3.4-3.7 查阅文献资料

3.8-3.17完成开题报告

3.17-5.20完成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生产用赤芍药材的特征图谱,使更多的色谱峰得到分离,明确其化学结构,结合其药理作用,确定特征峰,从而更全面的控制其质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