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主要内容:1.蟾毒配基固体脂质纳米粒(CDPJSLN)制备及稳定性考察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将蟾毒配基提取物制备成CDPJ=SLN,测定包封率、粒径、电位,并初步考察长期稳定性。
2. CDPJSLN的药动学研究2.1 查阅文献,摸索条件,总结并且制定液质联用检测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4.6 mm100 mm,3.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65:35)检测波长296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C,进样量为10 μL。
2. 文献综述
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研究进展摘要: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进展。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介绍进行药代动力学试验。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适用于中药临床传递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1.将蟾酥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其稳定性、粒径、电位包封率2.对CDPJSLN进行液质分析,确定液质,分析条件。
3.对大鼠眼眶取血及进行血浆样品处理。
4.进行方法学考察。
4. 工作计划
1. 将蟾毒配基提取物中的脂溶性成分用乳化超声法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吸光度(已完成)2.液质条件的确立:摸索条件,总结并且制定CDPJSLN液质分析方法;(进行中)3.对CDPJSLN进行液质分析。
(未进行)4.对大鼠进行血浆样品处理。
(未进行)5.进行方法学考察。
5. 难点与创新点
1.蟾酥具有强心、麻醉止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是蟾酥是一味有毒的中药,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
蟾酥作为单味中药大多通过注射给药,这种给药方式对于人体来说不安全,因此将蟾酥制成口服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其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尤为重要。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给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其粒径在10~1000nm之间,属于一种固体胶体颗粒。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