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又称茺蔚、益明、郁臭草、坤草(通称)、益母蒿、月母草(四川)等。
归心、肝、膀胱经。
2. 文献综述
益母草活血化瘀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徐安娜(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14中药资源与开发 江苏 南京 210023)摘要:益母草作为常见的具有活血化淤功效的中草药,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痛、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
益母草中含有生物碱、二萜、阿魏酸、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发现生物碱类、二萜类、环形多肽类等与益母草活血化瘀作用相关.本文从益母草活血化瘀功效的主要化学成分与主要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做综述,旨在促进对该中药的进一步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关键词:益母草,化学成分,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1]。
辛、苦、微寒。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1.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建立 实验第7天给药后禁食,对照组于背部两侧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背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剂量为 1 mL/kg,共 2 次,中间间隔 4 h,并在第1次皮下注射 4h 后将大鼠浸入 0 -2 ℃ 冰水浴 5 min,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
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内、外源性凝血指标的测定腹主动脉取血,3. 8% 枸橼酸钠1∶ 9抗凝,1 mL 全血分装测定全血高、中、低切黏度, 剩余全血以 3 500 rmin-1 离心 10 min, 取血浆, 测定血浆黏度及内外源性凝血功能指标(TT,APTT, PT,FIB) 。
TT,APTT,PT,FIB 各指标按照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测定。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2月 查阅文献,撰写综述,书写开题报告。
2022年3月-5月按照既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2022年5月-6月分析处理实验结果,撰写毕业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实验基于益母草活血化瘀的传统功效,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益母草水提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并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益母草干预急性血瘀证大鼠机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