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临床医疗手段,病人在输液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输的药物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速度。
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方式,由护士或医生根据经验和直觉将速度调至合适值.当液体输完时,进行换水或者拔针,但是如果病人没有陪护或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内形成空气栓塞、凝血堵针头等情况,轻则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痛苦;重则会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发生不可弥补的医疗事故。
另外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病人家属很难做到对病人在输液时的实时照顾。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是设计出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输液速度的控制系统,包括监测输液速度、控制并调节输液速度、预估输液时间和输液完成提示。
由此设计电路图,应用单片机编写程序控制。
难点:(1)输液速度实时监测(2)设计出可调输液速度的硬件电路(3)测量剩余液体容量以及预估剩余输液时间(4)输液完成提示模块(5)确定应用所需的功能模块,保证各子模块间的协调性以实现各模块功能操作、信息的动态显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输液速度监测有很多方法,如:称重式输液监测、电容式输液监测、电极式监控器、光电式输液监测。
1985年《中学生科技》杂志发表了一种对医院输液瓶内液面检测的试验方法,该方法是在输液瓶上挂一只弹簧秤,利用输液时液面下降、重量变轻的特点来确定液面位置,但是中国方法误差较大,测量计算数据复杂,可靠性低,适用性差。
另外,于向英等也使用机械方式对输液过程的监控进行了研究。
4. 研究方案
①设计方案 针对所选的题目查找设计所需要的资料,了解相关的一些信息。
复习以前所学的设计有关的一些专业知识,基本了解一些设计所要用到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了解输液智能控制系统。
5. 工作计划
第 1 周 接受任务书,领会课题含义,按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第 2 周 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有关内容;第 3 周 翻译相关英文资料,提出拟完成本课题的方案,写出相关开题报告一份;第4周完成系统原理图的设计;第5周熟悉单片机编程语言,测试学习已有例程; 第6周开发病人输液智能控制系统程序; 第7周分析程序存在的问题并解决;第8周能够正确控制输液速度;第 9 周 设计软件程序;第10周 硬件制作/完善软硬件设计,并进行软硬件联调/软件调试;第11周 进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写业务总结,接收验收成果,接受答辩资格审查;第12周 评阅教师评阅论文;第13周 准备参加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