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通信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开题报告

 2023-08-04 02:41: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迅速的得到应用。

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无线模式正在逐步替代有线模式,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无线技术与温度传感器的结合,也成了温度检测系统新的发展趋势,它能够有效解决由有线模式带来的诸多不变,适应更多温度测量的场合,使用无线传感器通讯,结合单片机来处理并通过上位机进行显示,可以实现温度采集、多点测量和上位机实时检测的功能,比传统意义上的传输显得更加实用、高效、快捷。

因此基于无线通信的温度采集系统的研究值得进一步地开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基于无线通信的温度采集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一环扣着一环,大体上可以分为硬件电路设计、下位机程序设计、上位机程序设计、传感器几个模块。

通过传感器收集所处环境的温度数据交给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再LED显示屏显示出来,再把数据信息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可以实时显示温湿度,并且可以查看温度的历史数据。

课题难点:(1)下位机主体框架的搭建以及主板的选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无线模式正在逐步替代有线模式,无线技术与温度传感器的结合,也成了温度检测系统新的发展趋势,它能够有效解决由有线模式带来的诸多不变,适应更多温度测量的场合。

无线多点温度传感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传输,温度检测后的数据由无线发射模块传给显示终端,由终端分辨出是由哪个点传来的温度数据,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比较传统意义上的传输显得更加实用、高效、快捷[1]。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微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向着系统化、网络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设计方案 根据任务和实际要求,该设计方案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树莓派等模块组成。

系统结构图如下显示: 图1-1 系统构成框图1、树莓派的选择树莓派:基于ARM的微型电脑主板,以SD/MicroSD卡为内存硬盘,卡片主板周围有1/2/4个USB接口和一个10/100 以太网接口(A型没有网口),可连接键盘、鼠标和网线,同时拥有视频模拟信号的电视输出接口和HDMI高清视频输出接口。

树莓派提供了基于ARM的Debian和Arch Linux的发行版供大众下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 1 周 接受任务书,领会课题含义,按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翻译相关英文资料;第 2 周 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有关内容;写出开题报告一份;第 3 周 确定无线组网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参阅有关资料、工作原理;第 4 周 设计射频信号发射控制参数;第 5 周 设计无线组网方式与参数,并绘制系统电路,期中检查;第 6 周 购买硬件材料,搭建硬件架构;第 7 周 分析射频发射模块电路工作原理,设计控制软件架构、功能模块;第 8 周 完成软件控制程序的编写;第 9 周 硬件制作调试和完善软件设计;第10周 软硬件联调;验收成果;第11周 完成毕设论文查重,提交毕设论文终稿和检测报告,接受答辩资格审查;第12周 评阅教师评阅论文;参加答辩;第13周 检查毕设文档;毕设结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