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某地的生活百态。而民俗文化则是人类社会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相沿积久、世代传承的风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等民间文化现象的总和,它主要通过方言和行为展现出来。几乎每一种民俗文化流传的背后,都有专有的方言与其相对应。丹阳方言作为一个有趣的方言边界地区,含有大量的民俗方言词汇,很好地展现了丹阳地区的民俗文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研究趣味。
关于丹阳方言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做了非常多且细致的研究,比如涉及这方面的著作、论文有蔡国璐的《丹阳方言词典》、王璐的《丹阳方言研究综述》、吕叔湘的《丹阳方言的分区》、徐娟娟的《丹阳方言语音层次与历史演变》等,有的梳理了丹阳方言的发展阶段,有的对丹阳方言的分区作了明确的界定,还有的分析了丹阳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进程。但是总体上来说,他们大都集中在纯语音的研究,多注重对丹阳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的研究;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丹阳方言尤其是民俗方言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的角度出发,对方言词汇的构成与发展等进行简要剖析,试图发掘丹阳方言背后的民俗文化特点和人文精神。因此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 婚嫁礼仪中的方言词汇 (一)婚俗文化 (二)丹阳婚俗中的方言词汇 (三)婚俗中的民俗特点 二、丧葬礼俗中的方言词汇 (一)丧葬文化 (二)丹阳丧俗中的方言词汇 (三)丧俗中的民俗心理 三、岁时节日中的方言词汇 (一)岁时节日文化 (二)丹阳岁时节日中的方言词汇 (三)岁时节日礼俗中的民俗信仰 四、 丹阳民俗方言词汇的构成与发展 (一)丹阳民俗方言词汇的构成 (二)丹阳民俗方言词汇的发展
二、预期目标 1、精读有关于方言与民俗文化的相关著作,并进行深刻分析; 2、广泛搜集文献了解丹阳地区的方言词汇; 3、结合资料分析比较不同礼俗中的方言词汇,从中探索出百姓的民俗心理; 4、通过对比总结出丹阳民俗方言词汇的构成与发展; 5、通过研究让丹阳民俗方言更加趣味化,促进其传播。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方法
1、精读法:细读方言与民俗文化的相关著作,并进行深刻分析
2、文献研究法: 在图书馆及相关网站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加以认真地研读、分析,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结果;
4. 参考文献
[1] 白文仙,太谷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 蔡国璐.丹阳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 董丽娟.民俗语汇研究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新进展[J].文化学刊,2011(5): 107-112
5. 工作计划
1.2022年12月25日-2022年01月31日确定选题,查阅资料2.2022年02月01日-2022年03月14日完成开题报告并开题3.2022年03月15日-2022年03月21日列出并提交论文提纲4.2022年03月22日-2022年04月21日比较研究,完成初稿5.2022年04月22日-2022年05月19日按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6.2022年05月20日-2022年06月09日整理论文,准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