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 是由 Mohammad R.和Yaghoub A.等在2006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主要针对液体基质开发的液相微萃取技术。利用分散剂的水溶性,使微量萃取剂在分散溶剂的作用下,在样品溶液中形成无数微小液滴,萃取剂用量少且与水相接触面积很大,可快速达到传质平衡,萃取几乎不受萃取时间的影响,可以达到很高的富集倍数和萃取效率。因它还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费用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所以DLLME被广泛应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超痕量有机污染物和金属离子。
该技术除了单独用于液体样品中污染物的萃取外,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报道将其与其他样品预处理技术联合起来,如: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等。其可用于土壤、固体废物、生物样品以及食品中的污染物的萃取,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并且收集近十年以来有关分散液-液微萃取与其它样品预处理技术联用的中、英文文献资料;
(2)将收集的资料按照“与其它样品预处理技术连用”的不同,如超声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磁性固相萃取等和/或按被测物(如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等)来进行分类整理;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实验验证法等。我们这次论文由于不可抗因素,无法采用实验论证法,所以选择信息研究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通过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步骤:
(1)查阅与收集资料。
(2)将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制作表格,列出与其他技术联用的原因目的,例如:
与超声提取联用 | ||||||||
研究内容 论文标题 |
|
|
|
|
|
|
|
|
原因 |
|
|
|
|
|
|
|
|
共性内容 |
| |||||||
目的 |
|
|
|
|
|
|
|
|
共性内容 |
| |||||||
原理概述 |
|
|
|
|
|
|
|
|
共性内容 |
| |||||||
萃取方法 |
|
|
|
|
|
|
|
|
共性内容 |
| |||||||
方法性能 |
|
|
|
|
|
|
|
|
共性内容 |
| |||||||
分析应用 |
|
|
|
|
|
|
|
|
共性内容 |
|
(3)再将几张表格内容进行梳理,再按照方法的原理概述、萃取实验方法、方法性能、分析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制作出一张总表格,例如:
与其他技术联用 | 超声提取 | ...... | ...... | ...... | ...... | ...... | ...... | ...... |
原因 |
|
|
|
|
|
|
|
|
目的 |
|
|
|
|
|
|
|
|
原理概述 |
|
|
|
|
|
|
|
|
萃取方法 |
|
|
|
|
|
|
|
|
方法性能 |
|
|
|
|
|
|
|
|
分析应用 |
|
|
|
|
|
|
|
|
4. 参考文献
[1]王玉可,欧亚红,张莉蕴,王延新,王旭,彭大鹏,王玉莲,潘源虎,谢书宇,陈冬梅,黄玲利,陶燕飞.动物源性食品和环境中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0):3032-3041
[2] 李锦,张占恩,陈鑫,曹颖霞,顾海东,张丽君.超声提取-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气 PM2.5中 15 种邻苯二甲酸酯.环境化学,2017,36(1) : 183-189.
[3] 成 昊,张丽君,张 磊,张占恩.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分析化学,2015,43(1):137-140.
5. 工作计划
1 | 2.24-3.13 | 初步查阅文献资料, 撰写开题报告。 |
2 | 3.14-3.22 | 查阅、收集文献资料。 |
3 | 3.23-4.19 | 详细阅读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
4 | 4.20-5.17 |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
5 | 5.18-6.07 | 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反复修改毕业论文并定稿 |
6 | 6.08-6.14 | 论文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