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对江苏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4 03:08: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不仅带来了商品的低成本跨地区流动,而且使地区间的资本与劳动力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容易,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成员经济效率的提高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其中,借助地域、文化等特有的优势,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区域。以不到4.0%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而在长三角版图中,江苏省承东接西、呼应南北。在一体化的影响下,江苏省凭借着发达的制造业和丰富的科教资源、高度开放的对外贸易、以及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有望成为具有战略性的“硬核”对外贸易区域。

因此,明确江苏省在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影响意义,探讨江苏省在一体化中形成的比较优势,有助于促进省内对外贸易的开放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对外贸易发展,同时,对于加强江苏省融入长三角的步伐,带动各区域间的交流亦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下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探寻江苏省在长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与相对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江苏省如何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机遇,并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快对外贸易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江苏省在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发展背景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总结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一体化、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研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产业集聚与产业地域分工、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金融合作与协调发展、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基础以及动力以及区域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等多个方面展开,着重强调各区域间的协调配合。

ZhangandSun(2011)采用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开放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5个经济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对“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发现16个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经济差异;江浙一体化实力落后于上海,而且江浙的发展也不尽相同。路正南(2007)认为,江苏省对外贸易产品中比较优势产品种类多,且比重大,比较优势状况总体稳定。江苏省产必在对外贾备中的比救优势分析地方任济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比较劣势的往往是资本密集型、更高层次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品。这说明江苏省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发挥当前的比较优势,同时还必须加快技术进步,开发高技术知识含t产品,尽快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出口比重。此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同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020)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多维空间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维机遇.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具有区位优,产业全,生态好,空间大等四大优势,要在产业体系,生态环境,机制体制等领域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3月完成外文原版材料翻译和初稿

2022年4月中期检查,学院抽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付小冬.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研究[J].管理工程师,2020,25(03):14-25.DOI:10.19327/j.cnki.zuaxb.1007-1199.2020.03.002.

[2]王树华,吴小松,孙克强.长三角对外贸易形势与政策[J].江苏纺织,2009(03):3 16-24.

[3]张婷.安徽省贸易竞争力及产业优势分析——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视角[J].价值工程,2021,第40卷(13):53-5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